时间:2021-1-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找工作就来事件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kangtya.com/shenghuo/lehuo/949.html

青海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青海发展历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五年,是青海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五年。下面一组图文将带您看懂我省这五年来取得的成就。

攻坚克难逐梦前行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图解

这是辉煌的五年,这是奋进的五年。

春华秋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至今,青海发展历史上经历了极为不平凡的五年,这是青海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五年。五年来,省委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加快“四个转变”,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了玉树灾后重建任务,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得到明显进步,生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发展的共享性进一步增强。

一组组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摆在眼前: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达.49亿元,比年增加了.05亿元,增长58.8%,五年年均增长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五年年均增长8.7%。财政总收入达.5亿元,年均增长11.3%。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年增长29.1%,五年年均增长5.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年增加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年增长63.4%,五年年均增长10.3%。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68亿元,比年增长60.0%,五年年均增长9.8%,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35.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比年增长55.7%,五年年均增长9.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32.3%提高到年的42.8%。

——五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到亿元;

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年均增长19.8%;累计完成惠民生工程投资亿元,年均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5.1%,年均增长13.1%;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5.78万人……

五年的奋进,成绩来之不易。回眸五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果断决策,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五年来,全省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比年提高4.9个百分点。

现代生态农牧业加快培育——五年来,全省主打“生态、绿色、有机”牌,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基本形成,八个百里万亩万头工程全部建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产业布局已显雏形,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九年突破百万吨。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青海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的五年,面对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低碳、循环、生态、绿色发展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双百”工程为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扎扎实实推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工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的延长及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年全省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煤化工产业、钢铁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比上年下降47.4%、53.7%和54.9%。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色优势产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五年来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3%,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长23.5%,生物产业年均增长20.3%。轻工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非公有工业比重不断提高。资源类行业和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

服务业贡献率明显提高——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全省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年的25.2%提高到年的41.2%。

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海东撤地建市,玉树撤县建市,东部城市群集聚带动作用增强,初步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城市,海东、格尔木、德令哈、玉树为次中心城市、以各县城为小城镇的三维城镇建设体系。年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1.6%,五年年均提高1.08个百分点。

引项目、抓投资,全省上下只争朝夕。五年来,我省努力提高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年完成投资.19亿元,是年的2.5倍。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五年来,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3.7%。

通过重点项目的积极推进,构建了一套覆盖城乡、功能配套、适度超前、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引导产业发展作用增强——五年来,全省加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产业投资占比下降。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比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年均增长23.2%。

玉树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团结和协调各方力量,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期间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确定的个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一批学校、医疗卫生项目、市政设施等建成交付使用,三年重建目标全面完成,一个崭新的玉树呈现在全省及全国人民面前。

市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来,在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和促进消费的新举措的带动作用下,市场主体逐步多元化。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突破万元,达到元,比年提高元。

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发展——五年来,全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年,青海省进出口贸易涉及余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比年增长64.0%,五年年均增长10.4%。

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成绩斐然——五年来,全省持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规划了“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青海特色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全省旅游业蓬勃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是青海省委、省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财政支出和投资倾向民生,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收入差距缩小——五年来,通过增加就业、加大农村劳务培训和输出等措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收入比较年下降0.3。

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贫脱困有序进行——五年来,全省遵循织好网、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全省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每月元/人,比年提高元/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每人元/年,提高元/年。全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扶贫成效显著。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生态环境和城乡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来,全省上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生态立省”发展战略,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年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比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至年,全省环境污染与治理投资总额达.46亿元。全省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8.9%。青海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中央批准,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回眸过去五年,青海交出了满意答卷。

展望第十三次党代会,青海又将踏上新征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