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诊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jc/171020/5777889.html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拾遗(ID:shiyi) 1作家吴敏写过一篇关于季羡林的文章。 她在文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学, 一个男生手提肩扛, 携带了很多包东西, 偌大燕园让他找不到北。 正在此时,他看到了一位不起眼的老大爷。 男生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 “大爷,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会儿。” 说完男生就自己报到去了。 老大爷就一直在那老老实实地守着。 9月初的北京,天气还是很热, 一位学生见老大爷满头大汗,说: “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 可老大爷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 许久之后,这位男生才赶了回来。 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 这位男生惊讶地发现: 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大爷, 竟然是学校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 2你知道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是谁吗? 她就是上海市原副市长谢丽娟。 年至年期间, 谢丽娟任职上海副市长, 此后转任上海政协副主席。 已经年过80的她, 出门不是不可以坐专车, 出门也不是不可以打车, 但她就是喜欢坐公交、地铁。 没人让座? 她觉得没关系, “我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而已。” 有人让座她也不坐, “我身子骨还行,站站没什么。” 低调行事,朴素自然, 这就是老派知识分子的作风, 也是所有官员学习的榜样。 3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李俊贤。 “两弹一星”造好后如果没有推进剂, 等于造了汽车没有汽油, 李俊贤就是研究这个推进剂的。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用的就是李俊贤团队研制的偏二甲肼。 李俊贤今年已经91岁, 但他仍然每天拎着白布袋步行上班。 年6月, 李俊贤把一生积攒的万元全捐了出来, 设立了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 4高铁二等座上, 一位满头白发、脚穿旧皮鞋的老人, 很专注地修改着图纸。 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先林。 你知道刘先林有多牛吗? 他拿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他研究的“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 成为航测规范中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 上面那把椅子, 刘先林已经坐了40多年, 磨成这样了,他还舍不得丢。 上面这个滑盖手机, 他已经用了十几年, 烂成这样了,他还舍不得丢。 他是没有钱吗? 并不是。 他有钱,只是不惜钱。 “国家科研经费比较紧张, 申请经费审核又很慢, 我就把自己的钱投进去了。” 刘先林还在好几所大学兼职授课, 每所大学给的报酬都不菲, 但他都把报酬留在了各个学校, 用作奖励优秀的学生和老师。 5你知道这个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课,衣着非常陈旧的老头是谁吗?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领域泰斗李小文。 李小文有多牛? 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说: “李小文是全球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很多人这样评价李小文: “如果没有他,中国遥感卫星事业将要推迟很多年。” 这么厉害的一个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却极其低调, 学生们回忆说: “每次见到李老师, 他都穿着旧旧的衣裤, 脚上都是一双布鞋。” 就因为这一身“标配”, 他好多次被门卫挡在了外面, 门卫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呢! 李小文没有什么欲求, 生活极其清淡, 他把自己的钱和李嘉诚基金会奖励的钱, 都捐给了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 6这位老人就不说了, 现在大家都认识他。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他的研究成果没什么了不起, 只是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吃饱了饭而已。 这么牛气的一个人, 在生活中就是一“农民”。 他现在已经90岁了, 但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下田。 主持人王志问:你这衣服多少钱? 袁隆平:35块。 王志:真的还是假的? 袁隆平:真的。还有一件比这个漂亮一点,也是35块,海南岛买的。 7这个人是谁? 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 对,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但在年8月之前, 中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两弹能够研发成功, 邓稼先在其中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 邓稼先32次亲历现场, 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 可见其作用有多关键。 两弹爆炸成功后,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要是换了有些人,肯定就炫耀上了: “你知道吗,这原子弹就是我研发的。” “要不是我,这氢弹能研发出来吗?” 但邓稼先一声都没有吭, 连父母都不知道他搞了“两弹”。 直到年他去世后, 《人民日报》等报纸刊发了文章《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身边的亲朋好友才知道: “没想到稼先干出了这么大的事迹。” 8这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 现在很多人应该都认识他, 他就是中国“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但在年9月他去世之前, 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叫出他的名字。 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 科学家们提出建议, “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 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 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仁东当时听了很激动:“我也想建一个!” 他放弃国外倍高薪, 深入贵州大山23年, 没有任何节假日, 偷偷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天眼”。 这个“中国天眼”有多牛? 比美国阿雷西博米望远镜,综合性能高10倍。 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 “凭一己之力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 但这么伟大的一个人, 却在生前对家人说:“我特别不希望被人记住。” 他的遗言是: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9年,导演尔冬升在微博爆料: “年汶川地震后, 古天乐竟然悄悄捐钱, 在内地修建了60多所学校。” 这一爆料,把中国第一狗仔卓伟惊到了。 他赶紧跑去调查, 一调查,果然个个属实。 于是卓伟发文感叹说: “古天乐是娱乐圈最虚伪的明星, 因为他捐了那么多学校, 我竟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的。 他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 可见其有多‘虚伪’。” 年8月,古仔成立了古天乐慈善基金会。 基金会的工作就是捐建学校, 解决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难问题。 当很多明星在微博上、慈善晚宴上, 大秀捐了几十万、一百万时, 古天乐却偷偷地在修教学楼。 深圳卫视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仅仅三年间,古天乐就捐了万。 但他从来没在微博上提过一个字, 也没有在微博上晒过一张照片。 每次记者想问古仔捐建学校的情况时, 他就会甩出四个字:“不作回应。” 10光看这张照片, 我不说出他的名字, 大部分人可能都不认识他。 他是一个亿万富翁, 却也被称为是中国最低调的人。 他无论住多高级的酒店,都用自己带的肥皂。 他没有私家车,每天坐地铁上班。 他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 他外出吃饭,他从不喝饮料,只要一杯清水。 他生活简朴,每月开支只有三千。 但就是这么一个“吝啬”的人, 却把大部分财产捐献了出去, 在内地捐助了93所大学、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和幼儿园、间乡间学校图书室。 这位老人,叫田家炳。 11这一位老人叫韦思浩, 知道他的人就更加少了。 他就是一个捡垃圾的老人, 每天捡完垃圾, 他就会洗干净手, 然后坐在杭州一家图书馆里看书。 他天天捡垃圾,是很缺钱吗? 他的女儿说: “爸爸退休前是中学一级教师, 退休后每个月可领多元退休金, 是不需要捡垃圾过日子的, 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出去捡垃圾。” 年12月,韦思浩去世后, 女儿在整理他遗物时, 才终于知道了他捡垃圾的秘密, “我发现了很多捐资助学的信件。” 12▲任正非在机场排队打车 ▲任正非在公司排队打饭 在所有大企业家里面, 我觉得最低调的人是任正非。 中国有四个顶级圈子。 第一个是“华夏同学会”。 成员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永好、王健林等人。同学会一年聚会两次,每次活动由一个同学承办。 第二个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主席是马云,成员包括柳传志、王石、马蔚华、郭广昌、李书福等人。这是一个活动频繁的圈子,企业家们经常聚在一起“疯一把”。 第三个是“江南会”。 由冯根生、郭广昌、沈国军、鲁伟鼎、宋卫平、丁磊、陈天桥、马云等八位浙商发起。 第四个是“泰山会”。 会长柳传志,理事长段永基。由中国具有相当影响力企业老总组成,每年只发展1家会员单位。 中国商界大佬, 几乎都加入了这四个圈子, 只有一个人例外——任正非。 可见任正非有多低调。 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 都乐于参加活动、颁奖领奖、培训讲学, 但任正非一点不感兴趣。 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要颁奖给任正非。 任正非知道后, 立马派了一位高层去央视公关, 坚决把自己撤了下来。 “不做企业明星,只做明星企业。” 这是任正非的做事理念。 13还有很多很多低调的人, 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我为什么想写这个稿子呢? 其实就是想致敬所有为中国崛起而默默奉献的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每一个行业每一条战线, 其实都有很多低调内敛、默默奉献的人物。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傻, 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傻, 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花似锦。 在短短70年里, 中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强大和崛起? 既是因为有伟大领袖、著名典型的引领, 更是因为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平凡英雄, 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致敬所有为新中国崛起默默奉献的人, 致敬所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致敬所有默默奉献的你和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