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哪间酒渣鼻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0/8733714.html

运动赛场上的接力棒,承载着运动员敢拼求胜的信念;医疗帮扶的接力棒,传递着医者大爱无疆的无私精神。

8月26日,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副院长施前锋、院长助理臧发荣带队的年度第二批援青医疗队启程奔赴医院。杨胜杰医师、郭林玲医师将从王士浩、李俊仕两位医师的手中接过援青的“接力棒”,跑完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帮扶“接力赛”(点击此处,了解今年第一批援青医疗队故事);两位医院评审入手,医院指导帮扶。

施前锋(左三)、臧发荣(右一)、杨胜杰(左二)、郭林玲(左一)抵达青海省德令哈机场

抵达乌兰,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两位医师便正式投入到医疗帮扶的工作中。杨胜杰是消化内科医师,熟练掌握胶囊内镜检查、经口胃镜、经鼻胃镜、直乙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

杨胜杰(左)为乌兰当地患者做无痛肠镜检查

医院内镜检查技术起步较晚,年6月,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的支持下,才开始接触这一技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当地的内镜检查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杨胜杰将白醋稀释,制作醋酸喷洒溶液

开展内镜检查,没有完善配套的仪器,杨胜杰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由于没有电子染色手段等设备,他将食用白醋稀释,在做胃镜时进行喷洒,来进行醋酸染色,这样有助于他发现一些隐蔽的早期病变,并做出初步判断。

“缺医少药,条件确实艰苦,来之前我们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杨胜杰坦言,乌兰当地的农牧民对浙江来的帮扶医师非常信任,往往很多不是消化内科的毛病也会前来咨询,只能逼着自己去不断的学习,尽可能想办法满足他们的就医需求。

郭林玲是麻醉医学科医师,毕业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熟练掌握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各种常规的麻醉技术;同时掌握在超声引导下的区域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等。

来到医院,郭林玲向当地的麻醉医学科同仁仔细了解了科室现有的技术水平与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医院现有一台B超机,因麻醉科无人会使用,一直闲置。看到这台B超机,郭林玲不由得眼前一亮,“我们可以利用这台B超机给患者做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和区域神经阻滞,实施精准麻醉。”

郭林玲示范使用B超机

因为从来没有使用过B超机,当地的麻醉医学科医生并不了解这项技术实际可行性。郭林玲便向当地医生耐心讲解颈内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解剖理论知识以及B超机简单的操作。等大家掌握了理论知识后,郭林玲又以自己为模特,现场示范起来。在她的示范讲解下,当地的麻醉医学科医生开始学习这一新的技术。“我希望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让这里的麻醉医生多双“眼睛”,给这里病人多一份希望。”郭林玲说。

“他们是两两交接接力跑,我是左手换右手,接着跑!”内分泌科黄璟医师笑着形容自己是长跑选手。她在乌兰完成第一阶段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帮扶后,并没有放松片刻,她还得继续“跑”下去。

黄璟(右二)在乌兰当地下乡宣教

三个月下来,她先后门诊接诊余人,病房管理患者20余人,多学科会诊5次,院内讲课2次,下乡义诊4次,上门随访6次。“既然决定来援青,就一定要干好这件光荣的事!”黄璟说,只有下到最基层才能了解到最实际的情况。以糖尿病为例,因为地域文化不同,饮食结构也不同,当地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管理,对并发症的危害更是知之甚少。她和当地医生一起走近患者,积极沟通,耐心克服语言的障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

远离家乡两千多公里,半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每次想念孩子,她只能通过视频与孩子交流。几个月不见孩子,她发现孩子长高了不少,想到不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她的内心有些愧疚。“也许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但是希望我能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黄璟说。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乌兰县已于年提前实现摘帽脱贫。这场跨越千里实施的医疗扶贫,将助力乌兰县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党的医务工作者,把医疗服务带到西北,为当地人民服务,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党委书记孙海明如是表示。

-TheEnd-

文稿:文秦

监制:晓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