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青海华图开班课程时间:

3月11日省考决胜15天

3月14日教师招聘基地营

3月10日省考衡水基地营

3月19日省考预测冲刺班

3月12日事业单位ABCE

教师招聘刷题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11.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就写道:“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从学习策略上看,这是属于()。A.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12.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13.学生在学习一篇议论文之后,能找出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并用箭头标出论点之间的关系,这属于()。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理解监控策略14.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从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这些都属于()。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15.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A.监视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解析11.B本题考查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多种感官参与是一种常用的复述策略。《学记》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强调学习要多种感官参与,属于复述策略。故本题选B。12.B本题考查精细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是一种典型的精细加工策略,编故事属于一种记忆术,所以编故事属于精细加工策略。故本题选B。13.B本题考查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的结构的把握。用箭头标出论点之间的关系属于组织策略中的纲要策略。故本题选B。14.D本题考查精细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都是常见的精加工策略。故本题选D。15.D本题考查元认知策略。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题干描述的内容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故本题选D。教师资格证刷题模块五教师的基本能力36.一次提审之后,办案员甲对乙说:“我相信犯罪嫌疑人说的一定是真话,但真话他未必都说了。”甲的意思不包括()。A.犯罪嫌疑人没有把他知道的全说出来B.犯罪嫌疑人说的都是他知道的C.犯罪嫌疑人隐瞒了事实真相D.犯罪嫌疑人歪曲了事实真相37.如果生产下降或浪费严重,那么将造成物资匮乏。如果物资匮乏,那么或者物价暴涨,或者人民生活贫困。如果人民生活贫困,政府将失去民心。事实上物价没有暴涨,而且政府赢得了民心。由此可见()。A.生产下降但是没有浪费严重B.生产没有下降但是浪费严重C.生产下降并且浪费严重D.生产没有下降并且没有浪费严重38.“小赵并非既懂英语又懂德语。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为真?()。A.小赵懂英语但不懂德语B.小赵懂德语但不懂英语C.小赵既不懂英语也不懂德语D.如果小赵懂英语,他一定不懂德语39.某班级有学生做好事不留名。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对班上的四位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甲说:“这件事如果不是张三做的,肯定就是赵六做的。”乙说:“这件事如果是张三做的,那么李四或王五也会做。”丙说:“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赵六也不会是做这件事的人。”丁说:“这件事肯定是张三做的,而李四与王五不会做。”事后得知,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据此,可以推出做好事的学生是()。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40.在一种插花艺术中,对色彩有如下要求:①或者使用橙黄或者使用墨绿;②如果使用橙黄则不能使用天蓝;③只有使用天蓝,才使用铁青;④墨绿和铁青只使用一种。由此可见在该种插花艺术中()。A.不使用墨绿,使用天蓝B.不使用橙黄,使用铁青C.不使用铁青,使用墨绿D.不使用天蓝,使用橙黄答案解析36.D题干是一个联言命题,由联言命题可以推出所有的肢命题,即可推出“犯罪嫌疑人说的一定是真话”和“真话他未必都说了”,由“犯罪嫌疑人说的一定是真话”说明犯罪嫌疑人并没有说谎,因此D项错误而B项正确;又由“真话他未必都说了”可知有一些真话他没有说,也即A和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37.D综合运用假言推理、选言推理、联言推理以及否命题的推理。设生产下降或者浪费严重为P,物资匮乏为q,物价暴涨为r,人民生活贫困为s,政府失去民心为m,题干可以表示为:①p推出q,②q推出r或s,③s推出m,④非r并且非m。因为,非m,由③,则非s;再加上非r,由②,则非q,由①,则非p。非p就是并非生产下降或浪费严重,等价于生产没有下降并且没有浪费严重。所以,本题选D。38.D本题考查判断的负判断。根据题干的断定,A,B和C项都可能是真的,但不必定是真的。D项必定是真的,否则,小赵就会既懂英语又懂德语,与题干矛盾,所以本题选D。39.D本题使用假设法。由题目选项可以看出,做好事的学生只有一个,可知乙说的不正确;如果丁说的正确,则做好事的是张三,不是李四与王五,这样丙也正确,这与题干要求的相矛盾,故丁说的不正确,且不是张三;假如甲说的正确,则可以推出是赵六。如果是赵六,那么丙说的不正确,与题干要求不矛盾。因此甲教师看法正确,做好事的是赵六。所以,本题选D。40.C本题涉及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我们可以将题干的条件翻译如下:①橙黄或者墨绿;②橙黄推出非天蓝;③铁青推出天蓝;④墨绿或者铁青。由④,墨绿和铁青只能使用一种,假设不使用墨绿,使用铁青,则由③,就要使用天蓝;由②,就不能使用橙黄;由①,就要使用墨绿。这样形成矛盾。因此,不能使用铁青,使用墨绿。所以,本题选C。

教师招聘免费礼包

扫码??即可获取教师招聘免费资料哦小伙伴们好内容快转发给身边的人唷

西宁联系-

西宁联系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