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于年3月建制,位于德令哈市区西南16公里处。全村现有村民户人,有汉、蒙古、藏、回、土等民族。耕地面积亩,主要种植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藜麦等。年以前,金原村主要收入依靠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老三样”,收益较低,“种一年地不如外出干仨月活”,村民外出打工居多。年,金原村被确定为德令哈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户9户37人。

年以来,金原村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措施,成功摘掉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帽子”,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增强。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花卉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3.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强化组织引领“硬度”党建为“核”锻造战斗堡垒

以党建工作的巩固提升和创新提质为纲要,把各方的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聚合。一是统一思想“聚合力”。教育引导党员、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固定每周一个主题,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农业农村及经济发展、管理知识,分析村情民情,共同商讨经济发展方法措施,使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夯实基础“聚人心”。严格“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两委”座班等制度,先让“两委”成员聚起来,带头坚持落实制度规定,村里的事摆在桌面上,逐渐步入了正轨。储备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计划。年,确定3名积极分子和1名发展对象,发展党员1名。同时,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逐步参与村级事务,增强村支部的活力。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支部战斗力显著增强,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三是强化储备“聚活水”。金原村在选拔推荐上下真功、培训教育上出实招、健全机制上动真格,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金原村储备干部7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2名,委员后备干部5名。其中党员4名,女性1名,本科学历1名,初中学历4名,高中学历1名,大专学历1名,35岁以下3名。四是因地制宜“聚思路”。创建苗木花卉产业基地源于第一书记尹春财和村委会主任王玉云的一次机缘巧合。年7月的一天傍晚,两人吃过晚饭在市区散步,看到工人正在广场上摆放盆花花堆,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盆栽花都是从西宁拉过来的。两人一合计,觉得金原村可以试着搞盆栽花卉培育。随后,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发现,德令哈地区还没有一个村或是私人培育盆栽花,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市场需求量又大,每年有3个月的花卉展示期。

拓展资源整合“广度”民生为“基”提升服务效能

把基层党建各项要素融入到精准扶贫中,促进党建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一是紧盯基础“定调子”。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扣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结合个人发展意愿制定了《到户到人产业发展方案》,从年底9户37人每人落实到户到人产业扶贫资金元的10%用于分红,年分红元,年分红元,年分红元,申请市红十字会救助金对两户脱贫户和一户边缘户每户救助元。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为13人安排林业管护员工作岗位。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原来的不到元提高到元。二是整合资源“有点子”。整合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21.75万元,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商议后,于年年初成立德令哈市景润种植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购买了20万株耐寒、耐热、耐碱性花苗,市场销售火爆,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如今,金原村的花卉种植基地已经颇具规模,拥有9栋花卉种植大棚和10多种花卉品种40万盆。三是突出优势“开方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支部牵头管理,合作社运营,农户直接务工受益,监委会监督,形成以花卉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为村集体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年与德令哈市城管局达成长期销售协议,当年销售30余万盆花卉,集体经济收益22万余元。同时,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发放劳务工资14万余元。四是强化保障“探路子”。从年实施贫困人口就医“一免七减”医疗精准扶贫“十覆盖”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建立参保专项补助制度,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每年由村集体经济代缴医疗保险元,参加医疗保险率为%。同时,以“4+3+3”分配模式为前提,40%用于花卉后续发展,30%用于村级建设,30%用于医疗、养老、教育等村级公益事业。

把准移风易俗“精度”振兴为“要”厚植发展动力

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努力在探索实践中勾画“美丽乡村”。一是多措并举增强内生动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两委”着眼于本村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措并举扶智、扶志。通过“村上集中讲、进组入户分散讲、小喇叭随时讲”以及“三讲三评”、“自强、诚信、感恩”宣讲、上党课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在村委会、村小组印刷脱贫攻坚固定宣传标语40条。同时,金原村通过召开“收益资金分配研讨会”,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开设“阳光课堂补习班”,为村里1至9年级的学生聘请代课老师进行数理化、语文及英语培训。二是齐心协力育实文明乡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修定完善村规民约,把群众意愿转化为共同意志。利用宣传栏、文化墙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内容,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道德文化等绘上村道围墙。对五星级文明户标兵进行奖励,鼓励全村村民学习典型,签订《乡风文明承诺书》份,形成“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听党话、跟党走”的良好风尚。三是凝心聚力提升村容村貌。按照“农村城市化、村庄社区化、村民居民化、住房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团结示范村。村民每户只交款1.6万元,就可住上户型为80平方米的安居房,彻底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同时,协调市住建局新建盏路灯,完成了全村亮化建设;实施金原村人饮管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全村24小时供水。

经验启示:金原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村“两委”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其他村还没有“大步走”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小跑”,全体村民从年的人均年收入元到如今的万元,实现了“翻番”。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建强组织是保障。实践证明,凡是致富奔小康走在前列的,都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反过来,哪里的党组织软弱涣散,脱贫攻坚就会相对滞后。因此,要全面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增强基层党组织自我发展功能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力。

(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党员引领是动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动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就会成为帮扶到户、精准脱贫的强大牵引。因此,要坚持推行“双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聚点成片、以点带面,形成强大的示范辐射效应。

(三)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紧紧依靠政府一家“输血”性帮扶,既力不从心,又将增加财政负担,成效也将大打折扣。因此,要围绕增加群众收入这个核心,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