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启动以来,德令哈市按照“一年清零、两年提质、三年做强”三个阶段,扎实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年,全市42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5万元,较年增加.25万元,村均增收11.86万元;年,4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万元,较年增长22.75万元,增幅2.25%。但是,通过调研分析来看,德令哈市集体经济还存在收入来源单一、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年德令哈市将从四个方面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纬度,党委政府聚力攻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强化担当,扎实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领导小组,由组织部长和3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21家市直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成立综合协调、产业指导、资金支持3个专项工作组,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牧区聚集。研究制定《德令哈市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在年底打造20个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确保42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广掘产业纬度,多元模式聚力发展。结合德令哈实际情况,坚持政策先行,多措并举,联动发力,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培育产业、整合集体股本、强化联企兴村、实施物业管理、拓宽增收渠道、开拓乡村旅游、探索混合经营等8种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和利益链,走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拓宽政策纬度,激励基层聚力振兴。盘活用好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市级财政给予相应配套,保证每个村产业扶持资金不低于万元。统筹使用好现有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当年安排的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优先在示范村组织实施。对技术含量不高的农村牧区道路、饮水、水利建设等惠民涉农项目,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由项目部门直接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建。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村饮水、小型排水灌溉渠网、生态修复、林草河湖保护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和管护。厚植人才纬度,源头活水聚力帮带。深度挖掘全市人才资源优势,筛选出精通农业技术、善抓农村工作、对“三农”有深厚感情的干部,已将名农业技术骨干、致富带头人、农民经纪人、村党支部书记、乡村医生等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列入乡镇人才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深入开展“四培养”工程,实施“乡土人才回流工程,推行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目前德令哈市3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村“两委”委员及后备干部参加了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同时,落实好村集体经济收益经费补贴政策,细化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切实精准选才、筑巢引才、科学育才、真心用才。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