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通畅的街道,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城市的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一个个别致的公园,彰显着城市的无限魅力。德令哈每天都在突破自我,给人以新的印象,它的变化,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着什么叫做幸福。 83岁的马学全,依然清晰的记着他在年刚来到德令哈时的情景。戈壁滩、茅草屋、人迹罕至,满眼都是荒凉。 马学全:我来德令哈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都是大沙土,连树木都没有。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学全开始了他在德令哈的生活和工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的德令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马学全作为亲历者见证着这一切。 马学全:改革开放到现在,短短几十年,你看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你看看全是楼房,那每家每户都有汽车。 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到现在宜居宜业的现代城,从原来泥泞不堪的土路,到现在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从风吹房动的茅草屋到如今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切身感受着一点一滴的变化。 祁文林:我们刚来的时候,这就没有高楼,从年开始,那一年我的印象就是建成了栋楼,从此以后就高楼林立。这是我们亲眼目睹的事。 城市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德令哈城建局按照“南进、西扩、东延、北控”的总体发展思路,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完成了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8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的40余项修建性详细规划。 梁思祥德令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为确保建设项目更具科学性、统一性、协调性,成立的令哈市城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规划审查会议,对全市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建筑物的造型和色调、建筑物容积率、密度、高度、绿化率等是否满足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核查,使规划真正发挥权威性和严肃性。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一项“民生工程、阳光工程”。为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和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以人为本、精心组织、坚定不移的抓好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年以来,德令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计投资26亿元,实施保障性住房任务套,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使各族居民人均房屋面积从过去的27平方米增加到35平方米,近11万人从原来居住的狭小危旧房,搬到了宽敞明亮、舒适、环境优美的楼房中。 梁思祥德令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近年来,我局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党政军企示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阳光村、红光村、希望村等一批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千村建设、百村示范”特色示范村相继建成。预计在三年时间内,把我市9个城中村改造建设完成。 城市建设不仅是面积的扩大,楼层的增加。德令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州府意识、城市理念”为指导,围绕德令哈母亲河,打造全民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共计投资7.73亿元,治理市区段河道9.3公里,修建防洪堤19公里,建成壅水坝10座、安装花岗岩护栏10.4公里,完成河道两岸绿化面积余亩。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德令哈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海西州委州政府、德令哈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德令哈正在书写着美丽的新篇章,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红火。 梁思祥德令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今后五年,市住建局将实现规划有新高度、建设上新水平、管理出新举措,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全新的理念来谋划城市建设,把德令哈市打造成为“青山护城、秀水穿城、循环绿色、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宜业宜居、民族团结和谐”的柴达木州府新城。 让百姓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建设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德令哈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大投入、大发展的手笔下,德令哈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着力推进滨河生态治理、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设,德令哈市容市貌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发展,实惠温暖到百姓的心窝里。 来源:青海经视 编辑:逵逵 百姓1时间为您用心呈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昨日,西宁一环卫工人被撞身亡!呼吁:开车遇环卫工人请减速慢行! 互助一女子疑似红杏出墙遭丈夫殴打,服毒自杀身亡 西宁的26条单行道都在哪?赶紧来xao习一下! 嫌火锅店上班太累,他骗走同事手机,消失不见…… 你喜欢把鱼汤熬成奶白色吗?看完吓一大跳!快别喝了… 《百姓1时间》栏目- 青海经济生活频道招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