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为规范农资经销行为,净化农资市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4月26日,德令哈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州、市农牧局以“四抓”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质检利剑”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抓重点,整治坑农害农行为。以种子、农药、化肥、地膜、农机具及零配件等农资商品为重点对象,以农资专业合作社、乡镇农资经营点为重点区域,集中整治问题多、易反复、风险隐患较多的经营场所和重点品种,做到“五个严厉”,即严厉查处销售过期、变质、失效、质量不合格以及国家禁用的农资产品的行为;严厉查处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行为;严厉查处销售无产品生产批准文号、无产品登记证号、无厂名厂址农资产品的行为;严厉查处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利用各类媒介和形式对农资商品的质量、功效、使用范围作虚假宣传、标注的违法行为。同时严厉查处销售仿冒伪劣和“傍名牌”商品等坑农害农行为。

  二是抓制度,靠实经营主体责任。全面清查辖区内农资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资经营台账,切实做到农资经营主体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同时,督促农资经营主体严格落实“落实六项制度”,即:“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销售备案制、质量承诺责任书制度、农资销售留样抽检备案公示制、农资经营企业信用等级监管制、建立监管区域责任制,强化诚信自律,维护公平竞争。   三是抓源头,规范经营销售渠道。以农资仓库、农资批发市场及经营门店、农村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网点为重点,严格规范经营者自律意识的同时,要求经营者向供货商索取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明的复印件,并提供原始进货发票单据,加强农资的源头管理,提高监管效能。

四是抓质量,完善信用监管信息。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机制在农资市场监管中的基础作用,认真落实企业信息公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强化信用约束。以行政指导、行政约谈、行政告诫、重点检查、信息公示等方式,加强日常规范管理,构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制度体系。五是抓维权,及时处理消费纠纷。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电话作用,坚持有诉必接、有案必查,确保农资消费纠纷及时有效处理,切实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8人,执法车辆3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1户,检查涉及50余种品种,其中各类化肥13个品种、农药40余种。从目前检查情况来看,今年春季农资市场秩序良好,经营比较规范,农资商品质量安全制度、经营台账已逐步建立,农资经营店铺证照齐全。

赞赏

长按







































皮肤病治疗最好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