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献给德令哈 我回想, 回想我流失的岁月; 我回想, 回想我划过的弧线。 我曾用响亮的哭声宣告自己的存在; 我曾用肮脏的小手擦抹脸上的污垢。 没有课桌,就趴在土台子上看书; 没有炉火,用生满冻疮的手描绘。 我们有好玩的滚铁环、藏猫猫, 我们有痴迷的跳方方、打四角。 游戏中,我们长大了, 歌声里,我们有了思想。 家庭、高原、金盾与钢枪, 被马良神奇地圈在了一起。 职业、事业、忠诚与奉献, 被月老牢固地绑在了一道。 曾记否戈壁滩上耕耘荒芜的心灵, 曾记否尕海边上锤炼雏鹰的翅膀。 曾记否八音河水酿制的奶茶, 曾记否德令哈农场蒸的馍馍。 岁月的沟壑在额头上留下了刻痕, 历史的弧线已划过人生的上止点。 解甲卸担后猛然松弛的心弦, 蓦然回首时牵肠挂肚的思念。 啊! 冰封了二十多年的回忆, 喷涌出六十多载的积蓄。 过去的美好, 往日的繁华。 神奇的情感, 炽热的怀念。 融入了我的回想, 汇入了我的思念。 德令哈啊, 你养育了我,我把青春献给了你。 我离开了你,可是我把心留下了。 我,爱你, 我,想你! 随笔---《回家》 柯鲁克小镇起舞, 情人湖牵手歌唱; 在路人惊奇的目光里, 在五中美丽的校园内, 走来了一群白发寻根人。 泪眼朦胧中家乡的巨变, 含情叙说里往日的回忆。 拉着棉垫子上学的小鬼, 跳着方格子玩耍的妞妞。 在农场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了, 在八音河的哺育下成熟了。 四十七年啊! 德令哈没有忘记我们, 八音河还想着我们, 母校还牵挂着我们, 海西的人民还记得我们。 还有什么比得过情感? 还有什么赛得过思念? 还有什么回忆魂牵梦绕? 还有什么愿望朝思暮想? 寻根, 就是我们回家的原因, 就是我们思念的理由。 怀旧, 就是我们梦游的原因, 就是我们愿望的实现。 德令哈呀! 我们是你的孩子, 八音河啊! 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回来了! 我们曾经年轻 我们曾经年轻, 在“红卫兵”的旗帜下, 懵懂地干着“革命”。 凭着想象和热情办事, 依赖主观和冲动完成。 我们曾经年轻, 栽过许多跟头, 犯过很多错误; 走过许多弯路, 获得N多教训。 我们曾经在自制的油灯下伏案工作; 我们曾经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岗执勤; 我们曾经在恶劣的环境下追捕逃犯; 我们曾经在高墙内矫正扭曲的灵魂; 我们曾经面对刀剑、流血; 我们曾经送别战友、亲人; 我们曾经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们曾经为事主追回财产。 现在,我们老了, 我们急于把这一切告诉孩子, 可他们说那是属于曾经。 是的,是属于曾经, 那时,我们也很年轻, 曾经拥有不平凡的事情, 可是,那毕竟是曾经。 曾经, 是跟头、错误、弯路和教训, 可更多的是—— 热血沸腾的忠贞; 矢志不渝的精神; 坚韧不拔的毅力; 吃苦耐劳的品行。 我们拥有的曾经, 不是年轻的终结, 不是生活的包袱, 不是炫耀的资本, 更不是索取的依据。 曾经, 不仅是回想和回忆, 她更是一种新的开始。 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为自己、为孩子、为他人、为社会。 我们理解曾经, 我们还将创造更多的曾经, 使曾经变得美好, 使曾经充满活力; 使曾经变为年轻, 使曾经成为永恒。 我们曾经年轻, 我们还将年轻, 我们永远年轻! 女人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是爱情, 爱情中不朽的主题是女人。 有人歌颂她—— 家庭的中枢,男人的港湾, 有人贬低她—— 软弱无大志,发长见识短。 然而,女人,我们要自问: “女人是什么?” 是世界的一半? 是男人的附庸? 是主宰命运的女神? 是随波逐流的浮萍? 是披荆斩棘的战将? 是屈膝灶间的乐师? 是自尊、自爱、自信? 是自卑、自馁、自负? 是坚毅、坚定、坚强? 是怯懦、柔弱、脆弱? 是强者? 是弱者?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进步,观念在更新。 我们新一代的女性, 是朝阳、彩霞、花魂; 是火红、翠绿、洁白。 傲而不俗,丽而不娇,艳而不佻, 这就是, 新时期的巾帼英雄! 奋进中的女性豪杰! 平凡颂 雷锋平凡,似乎离我们“太远”;你我平凡,似乎又缺少“铺垫”。 我懂得平凡,是因为认识了一个人—— 他清瘦,但精神饱满, 他体弱,但目光炯炯。 风华正茂,从上海到贫瘠的青海; 一腔热血,从事荒芜心灵的耕耘。 献出了假日,他没有了自己; 献出了家庭,他没有了私欲。 平凡中,岁月在额头留下了三十几道沟壑; 无意间,寒风已将他吹到了生命的彼岸------ 这时,人们才发觉 他曾日复一日从未停止过奉献; 这时,人们才留意到 他已年复一年耗尽了满腔血汗。 似听到,他强忍病痛发出的肺腑之声, 似看到,他举着自己的心在照亮别人。 枯枝发芽了,扭曲的灵魂苏醒了; 铁树开花了,泥沼中的人上岸了。 然而,他却倒下了。他走了! 只有一句话,嘱咐身边的妻儿: “今天不要忘了交党费。” 我震撼,他最后的遗言, 我哭泣,他忘我地离去! 我心痛,然而无济于事, 我流血,因为他太平凡! 可是,我也有骄傲,因为我懂得了平凡! 于是,我更加自豪,因为我正步其平凡! 心中的唐卡 在世界屋脊的顶部, 有一幅古老硕大的唐卡。 它悬挂在天际边, 俯垂至神山下。 无垠的青草是它绚丽的底色, 碧蓝的宝珠镶嵌在中间。 日月山镶边,倒淌河拉出丝线, 雪白的羊群点缀着绿毯, 奇异的金银散落在四边。 关角山脉挥舞着巨龙, 骄傲的神鹰起舞翩翩。 谁见过这样美丽的唐卡? 谁见过这样绚丽的画卷? 它只向勤劳勇敢的人们袒露, 它只在白云蓝天的衬托下出现。 啊!高原上的青海湖, 恰是一幅神奇美妙的唐卡, 一幅上天打造的五彩画卷! 根——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 雨中,一棵树; 水中,一棵树; 泪中,一棵树。 他的根扎在泥土中; 他的根扎在大地上; 他的根扎在人民心里。 我不记得你是在什么地方; 我不记得你是什么干部; 我不记得你是否有什么权力。 我只知道你用你短暂的一生, 在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破”事; 我只知道你用你那太软的心, 来关心每一个人,每一个“没有”缺点的人。 没有语言,你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 没有音符,你却奏响了一曲憾人心扉的歌。 你太完美了, 你是我们心中一棵参天的大树; 你太理想了, 你是我们梦中信奉的“神灵”。 你呀你, 你是令我们回味无穷的感叹! 你是令我们说不出来的呼喊! 难道只有感叹?!难道只有呼喊?! 人有情呀,你有情,你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只不过前面先冠以“人民”; 人有义呀,你有义, 你记得每一个人的优点,每一家的琐事, 可唯独忘了你自己。 你是树, 雨中的树、水中的树、泪中的树; 你有根, 泥土中的根、大地上的根、心里的根! 我们想想、我们看看、我们比比, 我们是树吗?!我们有根吗?! 让我们借着寻找你的眼睛,随着你昔日的脚印, 去寻找我们心灵中的大树, 去寻找我们扎扎实实的根! 风雨夜 ——抗洪进行曲 风雨夜, 狂风肆虐,暴雨倾盆,山洪爆发了! 夹杂着泥沙,裹挟着恐怖,弥漫着绝望, 翻滚着――― 淹没了我们的田地,冲向我们的村庄, 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救命啊!”――― 忽然间, 我们听到波涛之上震撼心扉的冲锋舟的马达, 我们看到泥泞小路上点亮希望的闪烁的警灯。 这时,我们才知道亲人的含义, 这时,我们才理解生命的宝贵。 从一杠一星到两杠三星; 年轻的,年老的; 熟识的,不熟识的; 他们是警察,他们来救我们了! 背起老人,抱起孩子,搀扶着乡亲们跑啊――― 哎哟!你的手臂被荆棘划伤了, 哎哟!你的大腿被树干戳伤了, 哎哟!你的大沿帽下渗出了鲜血, 哎呀!哎呀呀!一个年轻的小警察被洪水卷走了! ―――――― 我们得救了! 我们还活着! 身上穿着左臂有警察标志的棉衣; 手里捧着热乎乎的方便面; 看着那些疲惫的顾不上喝水就睡着了的警察; 欲哭无泪,欲谢无言! 猛然想起,他们也有家,他们的家或许还在洪水里, 他们的家里有年迈的父母, 有漂亮的娇妻, 有可爱的孩子。 然而他们却弃之不顾,他们在救我们―――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命换我们的命! 为什么?为什么?!!! 噢,我知道了, 我懂得了, 警察, 她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 也不是警与察的连续动作, 也不是对一群人的形容和描述。 她, 是一种精神, 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她就是——警察! 《可鲁克姑娘》 情丝縴绊,红线缀联, 双眸盈波,裙裾摇摆。 梦中的可鲁克姑娘啊, 你是我年轻时的挚爱。 我们曾一起在草原上歌舞、追逐, 我们也曾在苇塘边看落日、红霞; 我们曾并驾在绿毯上驰骋, 我们也曾躺在沙滩上遐想。 后来,我走了, 离开了我的可鲁克姑娘。 请原谅我,也不要责怪我。 酩酩三十七年后, 情丝将我拉回到你的身旁, 红线依然缠绕着我的心房。 我听到风推浪起的呻唤, 我眺望高飞远去的鸿雁。 我回想苇叶摇曳中你的哀怨, 我看到满含秋波里你的泪眼。 轻风掀起你飘逸的裙裾, 似乎用无言和泪水吟唱。 沉沉的夕阳里, 我依依不舍地向你告别, 因为, 这里已没有我驻足的毡房, 也没有我可以驰骋的草场。 只有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还有心中的情丝和红线。 茶悟 香茗一盏神情淡, 清风两袖心坦然; 闭目品蔎苦含甜, 扬首笑谈忙里贤。 泪水与思考 枪声, 邪恶的枪声, 我们的警察兄弟倒下了; 不管是政委还是协警, 面对持枪歹徒, 他们勇敢地冲在最前头。 然而, 比枪声更让人震惊的是, 我们的警嫂跳楼了! 她不能忍受丈夫的离去, 她爱他, 她要跟他走! 她无法接受亲人牺牲的事实, 她毅然殉情! ------ 泪水涌出, 悲伤与心痛。 面对这触目的鲜血和牺牲, 还有人指责警察吗?! 还有人在说警察这不是那不行吗?! 你能够理解警嫂吗? 你知道还有多少警嫂站在警察的身后, 用柔弱的肩膀为他们撑起一个家吗?! 我感叹,警察如空气, 存在时,你不觉得他有多么好, 可是失去他,你就知道他有多重要! 我感叹,警嫂如风, 她每时每刻都在给警察以动力! 她每时每刻都在支撑着警察的腰! .06.08.悼河北肃宁县牺牲民警薛永清及殉情警嫂。 寻找 我寻找, 在茫茫的人海中, 在浩瀚的江河上; 你寻找, 在无穷的天际中, 在博大的国土上。 人们在寻找,人们在呼唤: “雷锋啊,你在哪里?” 风儿说,雷锋远去了, 草儿讲,雷锋熟睡了。 可是,赵天昱说:“有我在!” 谢芳秋说:“有我在!” 可敬,崇高。 然而,太少。 长途车上,面对歹徒逞凶, 赵天昱不在; 闹市路边,围观弱女呼救, 谢芳秋不在。 有人侃侃而言,雷锋已过时了, 有人嘘嘘而歌,有钱能使鬼推磨。 铜臭面前,有人使道德蒙上了尘埃, 权欲场上,有人使法律丧失了威严。 我去找雷锋, 你去找赵天昱、谢芳秋。 然而, 他们太忙,亦太远。 难道, 难道我们唯有寻找? 看一看,你与我, 谁比赵天昱矮小? 比一比,他和她, 谁比谢芳秋弱小? 可是, 可是人们为什么还要寻找?! 雷锋啊!雷锋啊! 你在哪里?! 注: 赵天昱,男,吉林辉南县石道河派出所副所长,年2月10日 执行抓捕任务时,与持刀犯罪嫌疑人搏斗,身中21刀,壮烈牺牲。 谢芳秋,女,广西宾阳县中学学生,年2月21日,年仅16岁的谢芳秋,飞身奔向急驶而来的火车,推出了聋哑老人,自己却失去了右腿。 雨歌 雨滴, 敲打着你的面颊, 不急, 有人为你指路。 雨珠, 挂在你的睫毛上, 不慌, 有人做你的靠背。 雨丝, 浸透你的衣衫, 热情, 烘干你的心情。 雨伞, 隔断你的担心, 体贴, 有人送你回家。 雨中, 井然有序的车辆, 放心, 有雨水中的岗亭。 雨里, 大声呼救的声音, 不怕, 警徽会来到你的身旁。 雨夜, 行色匆匆的车灯, 依赖, 湿透全身的民警。 啊! 我喜欢雨中的漫步, 我也喜欢雨水吻我的脸; 我喜欢用汗水和雨水交融, 我更喜欢用大雨冲刷我的灵魂! 作者简介 朱京宇男65岁.12——.3在德令哈农场(青海省第八劳改支队)戈壁分场工作;.3——.11在青海省第五劳改支队工作;.12——.4在浙江省长兴县公安局工作。现退休住杭州市。 总监制:斯琴夫 监制:李占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