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又到了小编为您一周企业总结的时间咯~ /04/23—/04/28 TOP1 安徽芜湖再添一风力发电场随着千伏石涧风电场站内主变及风电机组启动成功,石涧风电场正式并网发电。芜湖电网继千伏严桥场后又一座大型风力发电场建成投运。 千伏石涧场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境内,由华电福新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50兆瓦,本期建设规模为23台风机和一座千伏升压站。该风电场所发电量全部接入无为电网消纳,有利于改善当地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该风电场并网后,预计年上网电量.3万千瓦时,与燃煤火电厂相比年均节省标煤3.0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7.99万吨、二氧化硫约吨、氮氧化物约吨以及减排粉尘和烟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 为了确保该风电场顺利启动并网,同时保证风电并网后现场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芜湖供电公司主动服务,对电场人员开展了电网调度管理知识培训,并积极协助风电场制定千伏石涧线路及石涧场站内主变、风机的启动方案,结合该风电场的运行特点整定了主变、母线等相关设备的保护定值,为石涧风电场并网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芜湖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得到了大力发展,截至年4月底,已投运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分别约兆瓦和兆瓦,其中芜湖地区光伏装机容量位列全省第三位。 TOP2 港湾院“UHPG系列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连接材料产品”荣获年上海土木工程科技奖一等奖本成果自主研发新材料、新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我国海上风电建设灌浆连接问题。优固特品牌UHPG系列海上风电灌浆料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各类海上风电结构和工况的灌浆需求,本产品已经在多个海上风电工程中成功应用。依托中交三航近年承建的多个海上风电项目,通过灌浆材料产品化和灌浆连接技术推广产业化,实现灌浆连接核心技术国产化应用,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和海上风电行业核心技术行业竞争力,成果纳入中交企业标准,形成交通部水运一级工法,推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该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自主研发的UHPG系列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连接材料产品在流动性、可泵性、抗水分散性、高早强、超高强、微膨胀及抗疲劳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编制了上海市企业标准《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材料》,建立了《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材料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办法》和《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施工质量控制办法》等质量控制文件。 3该产品经多次中试和灌浆试验检验,并经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等第三方机构检测,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该产品已经在海上风电工程中应用,经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和施工现场检测以及施工留样试块送检,茶品性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用户反映良好。 5该产品生产线装配齐全,自动化水平高,质量保证体系及检测手段符合批量生产要求。 6经中国科学院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检索及上海土木工程学会鉴定委员认同,该产品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UHPG系列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连接材料 该产品已经在我国多个海上风电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在江苏东台海上升压站四桩导管架水下灌浆工程中,国内首次采用水下灌浆方式完成的19m灌浆项目;在江苏大唐滨海海上四桩导管架水下灌浆工程中,采用水下灌浆方式一次完成25.7m高度灌浆,再创国内同类施工纪录。该产品经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等第三方机构检测,产品性能很好的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用户反映良好。 该产品广泛适用于海上风电各类导管架基础结构灌浆连接,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本产品比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低1/3以上,产品产业化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技术发明提升企业海上风电施工综合实力,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发展,在海上升压站、风机导管架基础中使用本产品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会越来越明显。 TOP3 节能风电:拟9.亿元投资青海两风电项目 中证网讯(记者王维波)节能风电()4月26日晚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青海德令哈50MW风电场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设青海尕海南49.5MW风电场项目的议案》。其中,青海德令哈50MW风电场项目总投资为46,万元,青海尕海南49.5MW风电场项目总投资为46,万元,合计90万元。 公告表示,德令哈项目和尕海南项目的建设启动将增强公司在青海区域市场的力量,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同时,本次投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装机规模、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力。 业内人士分析,节能风电风电装机分布在河北(35%)、甘肃(35%)、新疆(22%)、内蒙(6%)、青海(2%)。比较这些地区的风电并网容量和发电量的增速发现,今年1-2月除甘肃外,其他地区的风电发电量增速均大幅高于装机增速,显示这些地区的弃风在明显好转。弃风好转的主要理由:一是装机向中东部、南方地区转移,拉低弃风率;二是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实施;三是三北地区就近消纳渠道增加,如风电供暖;四是西北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用电量将增长;五是政府压缩煤电,为新能源腾空间。该公司是纯粹的风力发电企业,风力发电为其唯一业务,弃风率变化对其业绩影响明显。该公司目前的风电装机在三北地区,三北地区弃风率目前很高,但这也意味着未来其下降空间大。该公司新增装机正转向中东部、南方地区,这些地区几无弃风。预计未来全国弃风率呈下降趋势,该公司业绩增长空间大。此次在青海投资建设的这两个项目,将进一步增加该公司的风电规模,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其业绩的提高。 TOP4 鉴衡认证正式成为欧洲之外首家IECRE风能认证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官方网站公布,鉴衡认证中心正式成为IECRE认可的认证机构,并准许颁发IECRE证书。由此,鉴衡认证成为目前欧洲之外首家IECRE风能领域的认证机构,其余5家被德国和法国所包揽。鉴衡认证成为IECRE认证机构,是中国风电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加快中国风电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使中国风电产业更好的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TOP5 联合动力荣获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4月2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和科技部、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联合动力“兆瓦级高效低风速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兆瓦级高效低风速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低风速风电项目特点,从提高机组风能捕获能力着手,大大优化了低风速地区的度电成本,使低风速地区风能利用成为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低风速风场的高盈利能力确立了新的业界标杆。依托此项关键技术研发的低风速风电机组已经在山西、安徽、宁夏、甘肃、贵州、广西等风场批量运行,质量可靠,发电性能优越,得到业主广泛赞誉,已成为公司产值创收的主力军,推动了国家风电产业持续升级。 近年来,联合动力在低风速领域深耕细作,以提高低风速段风能捕获效率、突破低风速机组研发的技术瓶颈、降低度电成本、提升风电场盈利能力为目标,从高效率、高可靠性、环境适应性、易维护性四大方面的20余个创新方向开展科研攻关,获得核心专利授权20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依托项目研究成果生产的UP-97、UP2-风电机组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蓝天奖”、中国电力创新一等奖等奖项。 TOP6 瓦轴获得世界知名企业风电转盘轴承全球70%供货份额
近日,瓦轴集团参加世界知名企业财年变桨轴承招标,成功获得其全球70%供货份额,销售额将比财年增长69%。 近年来,公司聚焦风电轴承,实施全系列发展,是国内唯一成为这家世界知名企业全球战略供应商的轴承企业。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发展海外风电系产品,跟进其新机型新产品,快速完成样件加工和产品测试,早日形成批量订单。与此同时,推进和拓展其它世界知名风机制造企业风电偏航、变桨及主轴项目,年内实现小批量供货,全面增强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提升风电系列轴承品质,实现风电轴承国际市场的扩大。 TOP7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攻克材料回收再造世界难题环保风电叶片领先全球 风力发电叶片使用到期,通过粉碎、分离等一系列技术处理后可做成瓷砖。记者昨日随市知识产权局走进重庆通用工业集团了解到,该集团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最新研发的风电叶片材料循环再造项目,攻克了材料回收再造的世界级难题,涉及10多项专利。“传统模式中,专利申报工作只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专利布局散而杂。”该集团相关负责人称,这也是装备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改变此局面,该集团结合公司技术和产品发展战略,全面梳理知识产权发展思路。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挖掘技术创新点,分析专利,科学布局,对新产品形成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例如,包括新研发出的风电叶片材料循环再造项目在内的两个重点新产品项目,该集团已实施专利布局并申报专利,部分专利已授权。同时,新立项的新产品技术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专利布局和分析。 来源于:各大信息网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