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里给我们把医疗保险全都交上了,今年还要给我们交养老保险,村里的孩子考上大学还给助学金,村干部帮我开起茶园,让我的钱袋子也鼓了,这主要是我们村里有个好的党支部,处处为我们村民着想。”德令哈市河东街道办事处东山村村民马忠海说。 近年来,东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城中村优势,围绕“一心一意强支部、千方百计谋发展、增收致富惠民生”的目标,探索出了“一核四动共赢”(一个核心带领、四股力量联动、三方互利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起来,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树立起来了。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党建工作示范村、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建强班子谋划新路子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为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东山村把握换届选举的重要契机,按照“选出一个好班子、选准一个好支书”的原则,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着重把思路清、作风硬、能力强、敢担当的人选到一把手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换届后,村党支部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统一党员思想,依靠城中村区域优势,认真分析村情民意,找准优势和困难,通过政策扶持、村民入股、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正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功夫下在推动工作上,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把目标定格在服务群众上。同时,积极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度,使村党支部成为引领发展、维护稳定、带动增收的核心。 “我们着重加强‘三基’工作,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和村干部履职能力,有力促进村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和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建立健全村级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村级民主管理方面,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中,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表决权和监督权,得到群众一致拥护。同时,注重提升村级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政策理论知识和市场经济、资产运营等方面的相关业务,引导村干部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本领。”东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童学成说。 互利共赢交出满意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在加强村两委对集体经济领导、指导的前提下,应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树立“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办”的经营理念。同时,将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结构,不断激发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以前村集体经济薄弱,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很难在市场立足,如今政策越来越好了,村里鼓励村民入股,村集体经济在逐年壮大,去年我分到了多块钱的分红,让我们一家得到了实惠。”已经拿到4期分红的毛玉寿告诉记者。 近年来,东山村立足城中村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文明程度,富裕村民生活”目标,通过几年的经验探索,党支部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作的基础上,自年至年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07万元。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经党员群众建议、村党组织提议、村务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表决结果公开、实施情况公开的决策程序,确定了“”集体收益分配方式,将所得收益的40%用于村集体资金发展需要,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延长产业链条、拓宽业务渠道,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按照惠及群众的目的,将所得收益的60%用于村民分红,这种分配方式不仅维护了股民的权利,也兼顾了村民的权益,更满足了村集体经济后续发展的需要。 村党支部坚持村集体经济各项事务由广大村民共同决定和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思广益,凝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应对各种挑战,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效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和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把惠及群众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股分配利润,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腰杆硬起来,不断缩小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互助帮扶共享丰收果 “一位党员一面旗”,党员先要自己学习党的政策,学懂学会后,及时讲给群众,让他们也能了解。同时,按照“以强带弱、以富带穷”的思路,村党支部积极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与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年,村民蔡邦财发生意外导致脑部出血,医院治疗期间病情没有好转,医院治疗。当时他家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村支部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启动“1+1”大病帮扶模式,给予1万元资助和1万元借款,同时由村集体担保贷款5万元,使蔡邦财及时得到了治疗。 山成英的丈夫去世,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家庭贫困,全家人住着1间土坯房。村干部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发动村民、匠工义务劳动,各方面努力筹措2万余元资金,建设用水泥钢筋等,为山成英家盖起了四间砖混结构(平方米)的房子,联点企业——德令哈市水气总公司筹资元,修起了温室大棚一座,有了经济来源的一家人,当时就脱贫。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东山村还有很多,村党支部把收益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让广大村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从而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公信力,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同时,利用村集体资金,每年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元/人的助学金;每年为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元慰问金,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元慰问金;—年度为全村村民缴纳了医疗保险金57.1万元;大病救助采取1+1的帮扶措施(1+1是指村“三委”帮扶1万元,并借款1万元);为方便村民贷款发展产业,解决个人贷款难的问题,村集体在农行和农商银行共提供了多万元的担保金。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实现村集体增收的同时,利用村集体收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东山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有一个求真务实谋发展的好班子,得益于他们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他们作出的科学决策。 来源:柴达木日报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