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授之以渔激发内生动力

“浙江教育援助要着力变‘输血’为‘造血’,让教育之花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的话铿锵有力。

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近年来,浙江教育系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组团式”“托管式”援助、“互联网+教育”等方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教育模式源源不断往外送,变输出型援建为内涵型共建。

从一个拼音、一个汉字教起,浙江投入1.79亿元援疆资金,在阿克苏市和库车市分别建成两个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完成名35周岁以下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和名新招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教师学员整体汉语水平提高3~4级;

从师徒结对、送教帮扶,到开展“同课异构”、组建名师工作室,浙江为受援地和结对帮扶地区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四有”教师队伍,仅年,浙江对外开展各类师资培训就达到1.5万人次;

从规章制度、教育教研起步,在西藏那曲高级中学,百余名浙江援藏教师接力支援,助力学校高考升学率实现历史突破,更助推学校创建成为西藏示范性高中;

援藏教师朱丽和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学生一起交流学习

从薄弱校跻身名校行列,短短一年间,由衢州市教育局全面托管的阿克苏市乌什·衢州小学如展翅的雪域雄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海西州高级中学的“浙江班”,到德令哈市的“杭州班”,教育赢得了老百信的好口碑:“孩子在浙江老师的班里,我们放心”,这已成为浙江教育援青最亮眼的金名片;

从一项技能、一人就业入手,在青海海西州,浙江集结5所重点高职院校、2所优质高职院校、2所国家示范中职校向高原“拓荒”,结对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性地形成“9+1”组团帮扶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上全面发力,既解决了学院发展瓶颈,更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共建91个示范专业点到28个示范性实训基地,“十三五”期间,我省各类职业院校除与受援方开展共建外,还为受援方委托管理学校36所、专业49个,与对口扶贫地区建立起15个职教联盟;

……

“聚力打造一所样本学校、一个样本班级并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就如点燃奥林匹克的火炬,未来可将燃烧的火焰传递到受援地的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位师生。”时任西藏那曲市教体局副局长、省教育厅援藏干部周晓东如是说。

一个个跨越,可谓沧海桑田。

亩扩建精品茶园、茶叶文化礼堂……这几年,天台县石梁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翻番,一条“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日益清晰。自8年结对帮扶石梁镇以来,省教育厅上下和厅属各部门深入乡村、结缘石梁、精准帮扶。截至目前,省教育厅累计投入直接帮扶资金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79个,带动户困难群众增收脱贫。

而在我省推进山区发展的主战场,还有一批批高校科技人员、教育扶贫骨干长年扎根在农村山区、偏远孤岛,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推广实用技术、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为农民传经送宝、增收致富,不仅助推我省山区26县加快发展,更汇聚智力优势,推动科技转化,深挖地方特色,建立起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张张笑脸背后,蕴藏着脱胎换骨的蝶变。

援青教师陈俊昆带领“浙江班”夺得运动会年级冠军

在中国计量大学的帮扶下,去年11月,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潭边战斗主题公园开工奠基,建成后将成为当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及革命文化教育基地。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张土乔表示:“学校重点实施六大项目,为畲乡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定会实现让美丽乡村有持续造血的能力。”今年,该镇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保障民生聚焦精准扶贫

3年前,浙江在阿克苏多浪片区建起首个公办园,解决当地多名适龄儿童的入园难题。“学前教育一直是阿克苏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省援疆指挥部第十批人才管理与开发组组长蓝邓骏说。

缺什么补什么。

围绕受援地和结对帮扶地区最急需的教育需求,省教育厅建立扶贫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机制,定期安排相关厅领导带队与受援地区积极对接,针对性展开基础建设、教师支教、语言培训、职业教育等合作。3年来,浙江投入大量资金,为当地新建改造幼儿园所,其中建成示范国语幼儿园12所。

“聚焦当地最迫切的民生需求,通过有效输血,在扶贫方面做好精准发力,才能持续用力。”省教育厅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多项举措有效助力了受援地区教育发展,推进了民族交流、交融。

承诺如金,使命在肩。一批又批“浙派教师”义无反顾前往应援。

年,在国家首次启动“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之际,浙江就选派援藏、援疆教师名,成为全国选派教师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被央视评为年度唯一一个“最美教师团队”。

援疆老师廖旭霞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

很快,一所所满是“浙江元素”的校园在高原、戈壁一一落户,成了当地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在那曲,占地4万余平方米、可容纳名学生就读的杭嘉中学拔地而起,一期工程投资达万元,是浙江“十三五”规划中援藏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

浙江援助的嘉黎县和色尼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作为全国最早承担内高班办学任务的省份之一,浙江已累计培养毕业生1.6万人;

……

反贫困的画卷中,教育斩“穷根”,不仅为许多家庭脱贫带去了希望,更成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计”。

众人拾柴,微光聚力。在浙江省内亦是如此。

自年率先全面消除“4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后,浙江扶贫目标从保障基本生活向缩小差距、实现共建共享转变。面对新形势,省教育厅聚焦控辍保学、精准资助、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年,省内所有县(市、区)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

年,我省全部县(市、区)通过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全覆盖”“满堂红”;

聚焦义务教育均衡,浙江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行教育设施设备城乡一元化配置;

围绕“山海协作”,依托“互联网+义务教育”等工程,助推教育发展相对薄弱地区加快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十三五”以来,浙江还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惠及各学段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年12月,按照教育部建档立卡控辍保学标准,浙江光荣完成“动态清零”使命。

面向未来建立长效机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围绕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去年10月,金华市与温宿县签订两地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各10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眼下,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同写一封信等活动,正掀起两地学校、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新热潮。

面向未来,风光无限。

浙江组团式教育援疆、援藏、援青等品牌工程也在不断迭代升级。

新的一年,浙江将在阿克苏实施助力教师素质提升“领雁工程”、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特殊教育提升“筑梦工程”;

新的一年,浙江将开展“浙江百名名师”进那曲、“浙那相连”教育信息化建设、“组团式”教育人才教育实践、“浙里花开”那曲教师能力提升等活动,推动当地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新的一年,在前四轮省内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基础上,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建立完善学校间“千校结对”帮扶关系,继续推动省属本科高校“组团式”对口帮扶受援地区的薄弱本科院校、建立完善“双高”职业院校对口帮扶机制,助力山区跨越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

新的一年,浙江将新增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学校所,“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已成为各地教育的主旋律,各地教育部门聚焦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管理弱等关键问题,积极引导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乡村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让“小而优”的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振兴最美好的注脚。

征途漫漫,精神永恒。

浙江教育将一如既往,把脱贫攻坚精神发扬光大,更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永不懈怠的姿态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新篇章!

采写: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字媒体中心记者徐梦娇

浙江教育报记者武怡晗

责任编辑:徐梦娇

扫码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