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紧跟城市党建工作新目标、新任务,不断探索城市党建新思路,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和布局,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以驻区单位党组织为联动,扎实推进城市党建工作。 一、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政治保障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市委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把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作为重要课题,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联点指导工作的通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内容,发挥好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健全责任体制。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三级联动体系,市委重点抓全局、抓谋划,街道重点抓统筹、抓指导,社区重点抓具体、抓落实。依托市、街道、社区三级组织体系、责任体系,以上带下,以下促上,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服务,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健全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压实街道社区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德令哈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细则》,将党建工作、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基”建设等内容纳入考核细则,通过翻阅台账、询问工作情况、个别谈话、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考核,同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与评先评优、干部提任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二、创新工作载体,筑牢战斗堡垒 一是拓展党组织覆盖面。在扎实推进全市3个街道、14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不断延伸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加强“两新”组织覆盖工作,在全市个“两新”组织中通过单独成立、挂靠联建等方式成立党组织,“两新”党组织覆盖率达到%。做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二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依托“一化一沉一责”工作载体,全面推行基层党支部“堡垒指数”星级考评管理工作,通过对党支部开展动态化的“星级”评定、“梯级”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提升基层党建的工作水平。三是构建共参共建的大格局。着力打造融合式组织平台,把社区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统领起来、连接起来。建设路社区通过“二联三微五小工程”将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支部共联,与驻军部队共联,并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定期开展党建联席会、积极开展以“微心愿、微党课、微服务”为载体的“三微”服务活动。尕南庄社区通过“一旗一站一书屋”工作法,实现社区服务进网格、进小区、进商铺、进家庭,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有效整合各领域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群策群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 三、突出作用发挥,提升服务功能 一是服务突出精准化。灵活设置党建网格,全市3个街道的14个社区根据工作实际,划分工作网格个。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配备,由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中心户、预备党员担任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员负责收集网格中的社会维稳、服务需求、问题反馈等基本信息,促进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二是服务注重具体化。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契机,社区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梳理归纳社区建设和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党建指导、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卫生保洁”等20个服务岗位。组建专业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安排一次教育培训、健康义诊、家政服务、文艺汇演等“特色组团式”服务,使在职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社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市已有名在职党员参与了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服务81次,服务居民群众余人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余件。三是服务群众常态化。实行在职机关党员与社区群众联点结户制度,做到领导带头,确保实现覆盖;干部参与,务求工作实效;单位支持,用好活动载体,名机关党员与社区名困难群众建立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长期联点帮扶机制,定期不定期的走访群众,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帮民之所困,解民之所难。通过定期走访慰问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切实让党建引领有抓手,能持久。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