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甘肃法制报 8月20日上午,海西州委政法委、海西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法制报社承办的全国主流法治媒体法治海西平安海西采访行活动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启动。 中央及全国省级主流法治媒体共33家60余名优秀新闻工作者一同走进柴达木盆地——青海省海西州,集中宣传报道“青藏新甘四省区交汇地区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及海西州政法综治维稳和全面依法治州工作的生动实践。 启动仪式现场发挥交汇地区“稳压器”作用座谈会现场 8月20日下午,海西州委政法委主持召开座谈会,由政法各部门负责人就海西州发挥青藏新甘四省区交汇地区“稳压器”作用及司法体制改革等情况向媒体记者作了介绍。 年,海西州公安局不断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州刑事案件同比立案下降21.8%,八类案件同比立案下降13%;持续开展公安部部署的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全州侵财类案件同比立案数下降19.6%,电信诈骗案件同比立案下降29.7%。 自年8月份开始,海西州人民检察院稳步推进检察改革,按照省委政法委关于员额检察官不超过39%的要求,全州检察机关分三批共遴选员额检察官名,把所有员额检察管配备到办案工作一线;建立健全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业绩档案和考评机制等。 年,海西两级法院在收案数同比上升22.22%的情况下,审结案件数和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分别上升25.46%和38.99%;海西两级法院以审判权为核心,建立完善了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今年以来,海西州司法局结合州委成立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天峻、西部矛盾排查调解中心,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州共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件,解答法律咨询余人次。 建立高规格矛盾调解中心8月21日,全国主流法治媒体“法治西海平安海西”采访团在德令哈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采访。据介绍,今年4月,德令哈市矛盾排查调解中心成立。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矛盾排查调解中心主任;德令哈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副主任。中心下设办公室,市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包括州司法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以及州民宗委副主任。这样一个高规格的矛盾调解中心,从州级党委、政府层面强力提升了德令哈市社会矛盾调处能力。 媒体记者听取情况介绍 矛盾调解中心下设信访接待组、法律服务组等,工作人员由德令哈市综治办、信访局、司法局等单位业务骨干组成,有各类调解组织个,包括医患纠纷、道路交通、劳动保障等7个专业调委会,人民调解员名,负责全市矛盾纠纷的受理、分流、排查、调处和化解等工作,实行矛盾纠结“一站式”化解。 记者现场展开交流 德令哈市矛盾调解中心、乡镇矛盾排查调解工作站、村级(社区)矛盾排查调解小组,三级矛盾调解机构上下联动同时发挥作用,目前在德令哈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已成为常态。 戈壁深处有个“平安煤矿”8月21日,采访团从德令哈市出发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走进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地区的大煤沟煤矿。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煤沟煤矿自建矿以来,无一伤亡事故发生。该煤矿获得了青海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安全高产高效矿井、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青海省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青海省煤矿“六大避险系统”示范矿井等荣誉称号。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严谨科学的设计施工和安全监督检查,他们还将安全文化建设与其他方面相结合,一个是学习文化建设,一个是亲情文化建设。"从年5月开始,我们每天晚上7点到8点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职工素质在不断提高,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我们整个企业的安全意识也就提高了。" 大柴旦编织起一张“天网”记者在大柴旦行委公安局采访 8月21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大柴旦行政区和区委公安局,观摩警方现场指挥中心,了解当地织牢天网、筑牢治安防线的各种举措。 近年来,大柴旦行委以“五张网”建设为契机,以技防建设为依托,着力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地区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由单一的“人防、物防、技防”,编织了一张集信息化作战、实时监控布控、网上实时共享的“天网”,为构建平安大柴旦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柴旦行委公安局面对警力严重不足和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主动谋思路、想办法,提出“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号召,并以“天网”工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一期投资余万元,安装摄像头个,治安卡口39套,电子警察2套,人脸识别4套,区间测速11处、单兵图传5套、车载图传1套,电子围栏2套,度鹰眼摄像机一台,实现了大柴旦地区城镇人员密集场所、主要交通道路和重点要害部位%全覆盖,全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记者张剑强齐洪德) 来源:法治甘肃网 编辑:韩小月 甘肃法制报新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张树俭的故事之一 》甘肃政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