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那是八月。 到达祁连山的第一晚,是在回民老乡家住的。 虔诚的穆斯林质朴真诚,以本心为指引,热情又不失分寸地招待了我们。 据说回民十有八九都姓马,出门在外遇到回民不知道如何称呼,可以试着直呼“马大哥”,不管对方到底姓不姓马,多半还是会应的。 我们住的这家果然也姓马。 马大哥先是奉上回族特色八宝茶,聊作迎接。前后招呼、各自落座后,马大哥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起了穆斯林的教规和习俗。这里的穆斯林都信守最原始的教义,每日五次礼拜必定准时完成,信仰怀藏于心,是支持穆斯林行走于世间的不倦动力。 马大哥家面朝牛心山,正是下午阳光明媚时,我们坐井观山,用山景就着八宝茶,享用这半晌茶歇时光。 正对着牛心山的是卓尔山,卓尔山绵延柔缓,植被繁茂,牛心山高耸如云,白雪覆顶;两山隔河相望,截然不同又相映成趣,因而自古就有各种传说,将它们化作一对不得相守的情侣,最后化为两座神山,一同守护这片神域净土。 虽然传说各异,两座山一刚一柔交相辉映,着实引来不少情侣前往打卡,纪念彼时真挚的爱情。牛心山顶四季长留的皑皑白雪,任谁见了也会产生对永恒的向往吧。 西北地区日落时间晚,这一顿下午茶连着晚饭,便也吃到了夜宵时刻。将近十一点左右,太阳不情愿地落下大幕,漫天星斗才徐徐翻上来。星子渐趋繁密,银河便逐渐涌了上来,在大西北浓重的夜空中,漂浮如同一缕薄如蝉翼的云彩,翼尾联结上牛心山的雪顶,在这如墨的夜色中熠熠生辉,是唯一的光亮。 第二天告别马大哥,继续往张掖方向去。途中路过金光灿灿的阿柔大寺,想要拜会传闻中和善敦实的丹巴师傅,然而终究未能寻见。想来佛缘亦如是。 行车越近张掖,山峦的色彩也越渐丰富起来。这片少有人踏足的土地,经过多少个日夜的泥土堆积,层层叠叠,年复一年,以极艳丽的色彩张扬着、涵养着,如今,被一摞摞游人以目光尽情采撷。 张掖的丹霞地貌,如同经造物主之手精心捏塑的沙瓶画,一层一层的色彩铺垫而下,规整地糅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渐变画。 我们惊叹于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着茫茫人流步出游客通道。 与丹霞景区的雄美壮丽不同,张掖市区的夜市就很市井气息了。张掖古名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也是古时贸易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可想而知,当年这里的甘州夜市该是何等的热闹。 现在的甘州夜市仍然热闹,在统一的规划下,店铺整齐划一,各色地方特色美食应有尽有,可以尽兴吃尽情玩,没有什么不能满足的。 我们乘兴而来,酒足饭饱而去,却再也难提兴致。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就到了嘉峪关。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是明长城的起点,夯土厚实,设计精巧,如今虽然只留古迹与人观瞻,却能使人平白生出一种安全感。这四方之城,存方正之心,留浩然之气,荡四海之风。 辞别嘉峪关,再往西走,就是敦煌了,我们这一路的最远目的地,也是这一趟最终的目的地,那里有莫高窟呀。 那九层塔里的大佛,千姿百态的飞天,洞窟顶的藻井,铺陈满窟的经变画……有的纹饰艳丽,有的暗沉凋落,历经岁月的洗练,留下斑驳的往昔,待人去研读,去揣摩。留在莫高窟的一代代学者,穷尽毕生之力,试图去还原当初的华彩万象的铅华。而我只有短短半天时间,我怎能读的懂呀! 粗略看完几个洞窟,我们就得返程了。 这一晚,我们背靠鸣沙山绵延的沙漠,面对清冷的一弯月牙泉,向着天空放歌。天空有什么?流星雨呀!鸣沙山座落在敦煌城区边缘,敦煌烁烁灯火亮起,这片天空也便照得半亮。我们所得见的流星雨,淅淅沥沥,半晌飞过一两颗,足以惊起城市动物的声声尖叫。这是不常得到的野趣! 走到敦煌,剩下的路程,便都是返程,茫茫无尽。 先是无人区,从未见过的广袤的干枯的土地,重复地枯燥地在眼前无尽地徘徊,仿佛永无尽头。这里没有信号,没有食物,没有现代化的任何迹象,是人类不能涉足的真正的荒野。要过路的旅人啊,千万不要在夜晚走过这里,那会有从远古袭来的荒凉的寒意,使人不寒而栗。 穿过无人区,便有了接近天境的美景。 翡翠湖,朵朵散布在偌大的高地平原上,点点青翠。这是很好出片的地方。但是可千万不要被它的美丽欺骗了,这一片亮丽的绿,其实是富含矿物质的工业废水显色而成,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沉淀下来,因而寸草不生,只留下这一片片的翠绿湖泊,容留着不知情的旅客欢呼雀跃着合影留念。凡事皆有造化,不是吗? 夜宿德令哈,我们去了海子纪念馆。因海子的一首诗,德令哈这座原本不知名的小城,显得有了一些文艺的腔调。可即使没有这些,德令哈仍然是可爱的。 在大西北粗犷的原野中,德令哈的河水温温柔柔,水汽伴着夜风,与河畔的垂柳一同轻拂游人面庞。柳堤宽阔绵长,仿佛走不到尽头似的。堤上散步的居民三三两两,轻声细语,漫步在这清清凉凉的夜晚。德令哈静静地生长在这大西北的土地上,如此温柔,令人沉醉。 告别德令哈,我们沿着祁连山脉绵延不绝的青山,往西宁回去。 我们经过茶卡盐湖,踩着满腿满脚的盐巴,与这水天一色的天空之境共徘徊。 我们经过青海湖,那如同海水的湛蓝倒映着大西北的壮阔,湖边的小小野花,都在张扬地生长,蔓延出整片芳草地。 最后一夜,我们宿在青海湖。眼看他湖色渐沉,又在第二天早上色彩渐渐明朗。 在这样的晦明变化里,我们只是守着宽阔的湖岸,呼吸着湿润的空气,等待着一场日落和另一场日出。 太阳升起了,我们就回家。 南村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