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姣系杭州采实教育集团初中英语老师,作为第四批浙江援青人才,于年5月底经过自愿报名、组织考察的方式,和其他8位杭州援青教师一起,来到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第一中学援建。 在支教第一年,担任德令哈一中七年级八班班主任和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其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突出。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参加德令哈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统考中,语数英三个学科总分年级前十名的名单上,杨老师所带的班级就占5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年级分以上共11人,杨老师班级7人分以上。 揣着三颗心到德令哈 质朴的心,总是孕育着梦想。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去德令哈支教时,杨老师笑容真挚。她说受身边许多优秀同事的影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的念头一直深深地扎根在她的心底,伴着岁月摇摇晃晃地生长着。当看到援青消息时,她听到了心的呐喊,她预感到自己心间的树要开出花朵来了,所以她做出了遵从内心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到青海德令哈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有爱的心,总是背负着责任。对她来说在杭城还是在德令哈任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无论是在哪一方讲台上教书,她所肩负的教师责任和信念是不会改变的。从站上讲台、上课铃打响的那一刻起,带领着孩子去探索、去丈量这五光十色的世界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传递的心,总是坚信着理念。“我需要把‘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的理念传递到德令哈去”杨老师坦言道。经过时间洗练,“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每一位采实人的努力方向。而这个理念,也跟着杨老师跨越祖国的山河,在德令哈一中的土地上抽出枝桠,恣意生长。 克服困难守在德令哈 高反的难,要靠坚毅的精神抵挡。初到德令哈,因为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失眠一直困扰着杨老师。“有时候难受地甚至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杨老师回忆道。高原反应在每次从杭返回德令哈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第一次高反所带来的苦痛被对援青工作的期待所稀释,而后来的不适,都因为想起德令哈一中八班的孩子们而变得值得,像青稞酒,苦味过后自有一种清香蔓延开来。 家访的艰,要靠奉献的信念克服。德令哈一中八班的每一个孩子杨老师都非常了解,而为了认识他们,杨老师与搭班的另外两位援青教师开启了艰难的家访之路。这一年班级很多同学家里去了很多次,班级刘同学因为家庭原因,独自一人生活,对她的家访随时要行动的,有时是晚上九点后,有时是开考前半小时,有时是她生病送药去或者饿了没钱买东西吃,买点东西送去。难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在房间里故意不给老师开门,我只能悄然离去。有那么几次孩子心情好了,能开门进去与她交流,正如她自己说,杨老师每一次都让我感动到哭。与其说每一次是带着把她劝回校学习的任务,还不如说能进门陪她说说话,聊聊天就是给她最好的礼物。 杨老师在家访 思乡的苦,要靠亲朋的鼓励化解。一个看似饱含勇气的决定背后,定然会有不顾一切支持这个决定的人,而杨老师的家人、亲朋好友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思乡的情绪在清冷冷的月光里酝酿,总感觉隔着手机传递的思念缺了点味道,但这一切都被亲朋安抚。杨老师的先生说:“这是她的选择,而我永远是那个坚定站在她背后支持她的人。”当许久未见妈妈的女儿飞到德令哈看见妈妈时,眼里满是羡慕,“妈妈太幸福,离这些美景这么近,周末就可以来逛逛”,所有的想念都在您的幸福里消融。在年1月份,采实教育集团理事长何志英、集团党委书记陈琦、集团执行校长叶建群、工会主席夏明一行,亲自到机场迎接暂别德令哈回杭过年的杨老师,并为之献上鲜花。你为教育所付出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看见并为之欢欣鼓舞。 带一本书去德令哈 有书本的孩子不叛逆。和孩子们相处了一段时间,杨老师发现班级落后的同学有点越积越多的趋势,简单的说教对于他们来说似乎触发不了任何的心灵感应,而她相信封闭的心灵需要书本去开启。 于是杨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开小小读书交流会,建立班级书吧,课间读书的景象慢慢代替追逐打闹,成了八班孩子课间的常态。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他们阅读书本的速度也是快的,渐渐地书就不够读了。于是,杨老师联系了学校领导,发起了“带一本书去德令哈”的公益活动。江干区总工会得知此事之后,也迅速联系了杨老师,希望通过他们来吸引更多的有心人士加入到这个捐赠集体中。目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已参与到该公益项目中来,全国劳模、采实教育集团理事长何志英女士也不例外。针对该项目,何志英女士说:“‘带一本书去德令哈’活动,我想带去的这一本本书,不仅仅是千里之外杭州人对德令哈人的一份真诚的情感与友谊,更是两地未来共同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在书海的孩子不迷失。杨绛先生曾言:“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在书海徜徉的孩子,他们慢慢开始有效学习,他们的心灵逐渐变得柔软,他们的世界逐渐变得开阔,逐渐像德令哈湛蓝的天空那般澄澈又辽阔。 到德令哈去!这一去就是一年半。杨老师说:“孩子们是一粒粒种子,是幼小的花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能开出最美的花朵。我应该做春风,应该做春雨,唤醒孩子们成长的信心,给孩子们以悉心的滋润。我一定会学会倾听花开的声音,那是最为动人的天籁之声,饱含着激情,孕育着希望,承载着梦想。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们说,您的辛勤付出已然让树苗开花,这一朵朵花呀,当随着您的书本和爱在一个盛大的秋日结出最饱满的果实,在德令哈的风里摇曳。 新的一年教师节即将来临了,也祝愿像杨老师般扎根在教育沃土中的每一位人民教师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撰稿:钟楚 编辑:邱银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