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在青海省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隆重开幕。大会以“聚焦清洁能源高地,打造世界光热之都”为主题,力图构建国内光热产业交流、沟通、产业链对接落地的新平台。 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德令哈市柴达木光热发展促进中心联合承办,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指导单位。德令哈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高创天成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协办。 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建民,海西州州委书记文国栋,中国科协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大会开幕光电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昭峰,青海省科技厅厅长解源,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于明臻,海西州代州长孟海,海西州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孙立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魏昭峰在致辞中指出,光热发电依靠成本相对低廉的储热装置来完成,是电力系统友好型电源,既可以承担基荷,也具备较为灵活的调峰能力,可作为未来电网的主力电源。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配套建设,能够显著缓解光伏和风电的出力波动,大幅提高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矛盾。因此,大规模发展光热发电产业,与光伏发电、风电共同组成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可大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确立其主力能源地位。同时,光热发电对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我国未来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与电网匹配性好、光电转化率高、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的能力较强、发电设备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不产生有毒物质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高度 二、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雾霾污染。 光热电站运行过程不存在污染物排放,可直接替代化石燃料,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空气污染起到重要作用。光热电站建成后,可减少地表土壤所接收到的辐照量,减缓地表风速,降低地表水分蒸发量,有利于植被生长,改善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良性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的风电和光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风电和光伏存在明显的缺陷: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征,难以存储,电力系统消纳较为困难。没有先进的储能设施相配套,难以成为主力能源。相反,光热发电依靠成本相对低廉的储热装置来完成,是电力系统友好型电源,既可以承担基荷,也具备较为灵活的调峰能力,可作为未来电网的主力电源。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配套建设,能够显著缓解光伏和风电的出力波动,大幅提高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矛盾。因此,大规模发展光热发电产业,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共同组成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可大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确立其主力能源的地位。 四、有助于拉动国内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光热电站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大都属于国内过剩的传统原材料及其制造业领域。例如钢材、玻璃、混凝土等,可缓解国内相关产业过剩问题,特别是可以增加雇用大量的普通生产制造、建设施工人员,还可以推动汽轮机、发电机等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能力提升,同时造就光热发电系统集成、运行控制等新兴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光热发电既是一种清洁能源供应方案,更可以化解过剩产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从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增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标准规则制定权。 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热示范电站,制定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形成技术体系后规模化发展,可以带动光热发电装备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降低设备造价和发电成本。还可以走出去,增强我国光热技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随着国内光热产业的发展,光热标准化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国内已有多项国家标准在编,受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正在进行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组织机构的建设,本次大会也设置了光热标准体系研讨分论坛,这对于推动光热发电标准化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海西州代州长孟海表示,近年来,海西州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定位,全州新能源产业正在朝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优惠的扶持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新能源企业纷纷入驻柴达木,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 海西州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孙立明在致辞中表示,德令哈的光热产业具有独特优势,而且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国家光热标杆电价出台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德令哈市将立足于新能源多技术路线并存、全产业链发展的已有基础,充分发挥光照和土地等资源优势,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2吉瓦光热装机容量,并以此带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同时,着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使“光热之都”成为德令哈新的城市名片。 据了解,德令哈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光热优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兆焦/平方米,长时的强烈阳光及广阔的茫茫戈壁为光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卓绝的区位资源禀赋。随着全国首座投入商业运行的光热电站——青海中控1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太阳能、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青海博昱公司等光热项目和深圳爱能森公司万吨储热熔盐等光热配套项目纷纷落户德令哈,将在德令哈形成一条光热材料制造、光热装备制造、光热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光热发电系列产业链,为德令哈发展光热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届大会为期两天,来自国内光热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及以色列驻华使馆、欧洲光热能源协会的有关人士将就光热标准体系建设、海西州新能源发展成果和产业发展规划格局、海西德令哈光热投资政策和产业资源介绍、光热发电西方国家实践经验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来源:中电新闻网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