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著名诗人,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年至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 在诗人生命里,从年的《亚洲铜》到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基本信息个人背景职业: 诗人,教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法律系 个人概况中文名: 查海生 别名: 海子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省怀宁县 出生日期: 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 年3月26日 其他信息其他作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五月的麦地》,《四姐妹》 主要成就: 北大五四文学特别奖,《十月》文学荣誉奖,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 星座: 白羊座 目录1人物生平 2个人作品 3文学特点 4情感生活 5卧轨自杀 6海子遗书 7荣誉记录 8后世评价 9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海子 年农历2月11日(公历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 年在公社参加“毛泽东语录背诵比赛”,年仅四岁; 年在查湾村读小学; 年在高河中学读中学; 年15岁时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 年结识骆一禾; 年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 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部。同年,结识西川; 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授美学; 年以海子的笔名发表《亚洲铜》一诗; 年远游内蒙古、青海、西藏; 年再次远游青海,西藏等地; 年3月26日年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2]。 折叠生前自印《小站》() 《河流》() 《传说》() 《但是水、水》() 《如一》() 《麦地之瓮》(,与西川合印) 《太阳·断头篇》() 《太阳·诗剧》() 折叠后人编撰《土地》() 《海子、骆一禾作品集》() 《海子的诗》() 《海子诗全编》()。 《海子诗全集》(9) 《海子诗选》()(海子弟弟查曙明编选) 折叠经典名句1、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秋日黄昏》 2、今天,我什么也不说,让别人去说。——《新娘》 3、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但不会遇见你。——《情诗一束,山楂树》 4、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与诗人,答复》 5、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远方》 6、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西藏》 7、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九月》 8、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黑夜的献诗》 9、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秋》 10、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秋》 11、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四姐妹》 12、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我请求:雨》 13、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 14、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15、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村庄》 16、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新娘》 17、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活在珍贵的人间》 18、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我请求:雨》 19、当我俩同在草原晒黑,是否饮下这最初的幸福最初的吻。——《幸福(或我的女儿叫波兰)》 20、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放入那暗红色小木柜,带回它,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21、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海子小夜曲》 22、那秋风吹凉的地方,那片我曾经吻过的地方。——《给B的生日》 23、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九月》 24、云朵的门啊,请为幸福的人们打开,请为幸福,和山坡上无处躲藏的忧伤的眼睛,打开!——《诗人叶赛宁之二》 25、我本是农家子弟,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诗人叶赛宁之七》 26、如今我坐在街镇的一角,为你歌唱,远离了五谷丰盛的村庄。——《长发飞舞的姑娘(五月之歌)》 27、在什么河岸,你最寂寞,搬进了空荡的房屋,你最寂寞,点亮烛火。——《夜晚亲爱的朋友》 28、亡灵游荡的河,在过去我们有多少恐惧,只对你诉说。——《汉绯,河水》 29、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麦地与诗人,询问》 30、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与诗人,答复》 31、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 32、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重建家园》 33、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秋》 34、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秋(另)》 35、我要成为宇宙的孩子,世纪的孩子,挥霍我自己的青春,然后放弃爱情的王位,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眺望北方》 36、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四姐妹》 37、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春天,十个海子》 38、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夜色》 39、海水点亮我,垂死的头颅。——《两行诗》 40、像此刻的风,骤然吹起,我要抱着你,坐在酒杯中。——《四行诗》 41、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日记》 42、那时候你是愉快的,忧伤的,混沌的。——《遥远的路程》 43、泉水白白流淌,花朵为谁开放。——《黎明(之二)》 折叠诗歌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折叠海子小说海子 诗人海子还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小说家。他创作了9篇怪诞寓意小说。悠哉学术专著《海子诗歌研究》专辟一章,研究这九篇作品。 一、海子创作“怪诞寓意小说”的灵感来源: 为了准确定位海子这些作品,悠哉遍阅手头存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集子,如段成式《酉阳杂俎》、李昉等编《太平广记》、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鲁迅辑《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唐宋传奇集》等。外国作品集,如《王尔德小说选》、《德国浪漫主义作品选》、《赌运——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萃》、《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霍桑哥特小说选》、《螺丝在拧紧——英美哥特小说选》、斯蒂文森《新天方夜谭》、普希金《黑桃皇后》、迪诺·布扎蒂《魔服》、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卡萨雷斯《莫雷尔的发明》、《福克纳短篇小说选》、《博尔赫斯小说诗文选》,尤瑟纳尔《东方故事集》,等等。最后,将海子的灵感源头锁定于爱伦·坡和尤瑟纳尔的短篇小说。 二、关于海子“怪诞寓意小说”的定名:西川编辑《海子诗全编》时,定名为“神秘故事”。在西方,短篇小说通称“短故事”(shortstory),但是“神秘”二字稍欠准确。实际上,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除了《莫格街谋杀案》等侦探小说外,可以称作“怪诞小说”。唯有这个名称,才是最恰当的定名。例如,董衡巽、朱虹、施咸荣、郑士生著《美国文学简史》上册这样评述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年第一部小说集《怪诞与阿拉伯风格的故事》似乎每个字都要求有助于渲染预定的效果。”他的主张是,“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与神秘。”并且提出其来源:“早在18世纪末,查·勃·布朗就在《威兰德》等长篇小说中开创了南方怪诞小说的传统。” 三、海子“怪诞寓意小说”的内容概述及其剖析: 第一篇《初恋》: 它描写一个神秘的复仇者顺着河流漂泊,结果他携带的木箱里驯养的蛇诡秘地爱上千里外一条竹编的蛇,同时灌注了仇恨;使对方溜出玩具房咬死,咬死主人(亦即漂泊者的仇人)。蛇逃出木箱,要克服重重困难与竹编蛇相会,然而主人继续寻找杀父之仇的人。 乍看起来,这故事讲的是复仇者如何复仇,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自始至终,复仇者盲目地漂泊,徒劳地设定行动目标。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目标暗中遭篡改,改得面目全非。目标成了虚设的,而复仇者对此一无所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类理性的盲目与无能,以及爱的原始欲望的超级威能。因为:理性想办到某件事(复仇),结果证明失败了;爱欲的原始力量在人类看来无法印证,具有盲目性,但实际上办成了理性所无能为力的复仇一事。如此看来,这篇小说主题就是揶揄人类理性和赞美爱的原始欲望。 第二篇《诞生》: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用担麦的铁尖扁担参加抢水的械斗,结果被对手杀死;临死前的一瞬间,“他痛苦地意识到妻子分娩了”;结果果然。这个故事与《金瓶梅》所写的西门庆的死与他儿子降生的诡秘对应,颇有几分相似,只是少了因果报应色彩,而仅强调时间上的衔接和死者的预感。问题在于:“痛苦地意识到”指什么意思?仅仅在于悲哀自己骨肉的失祜么?显然不是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强调干涸的大地萎缩了人的生存意义,降格为动物存活一般了。因此,结尾处那句“牛栏里那头沾泥巴的老黄牛的眼眶内也滑动着泪珠”,才能得到合理的诠释——连一头老畜生都懂得生与死的庄严性,而为主人感到既喜且悲;它喜的是一条生命诞生,悲的是人活不出自己本真的意义来。 第三篇《龟王》: 平原深处,一个孤独的老石匠暗地琢磨一个念头,终于花费五年光阴雕成无数乌龟,在龟王的带领下制止了一场洪水。人们将龟王埋下干涸的河道,从此不再发洪水。这很像某则中国关于“镇水”的民间传说,然而叙事意识的强调,又超越了那些民间传说。质言之,它实际上讲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问题。恰如在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和浮士德填海(《浮士德》)的壮举里,人类找到自己活着的本真意义,老石匠也只有孤独地完成这件当时得不到别人理解的壮举,他才是有意义的。那只龟王,尽管海子并没有确指就是老石匠变形而色,但是我乐于这么想象它。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其他意义,例如: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家的绝对孤独和死后哀荣(海子成名也属于“死后哀荣”),等等。这就是艺术创造的孤独命运,换言之也是艺术家的命运。另外,“石匠和龟王被忘记了”这句,也让会心的读者深深地反省:不肖子孙对于伟大前辈的健忘,竟然到了“忘恩负义”地步了么? 第四篇《公鸡》: 一只被用于盖房献祭的公鸡诡异地消失,引导老黑头得到一个婴儿。老黑头的磕头感动了地母,抑或另有原故?“这片洼地属卧龙之相”,风水先生的话究竟是否传达神谕? 海子的这些故事的确带有怪诞色彩,因为海子遮蔽了一部分情节,使得读者费尽猜疑也难以索解。“日落日出,四季循环,只是洼地变得温情脉脉,只是老黑头不会绝后了。”结尾的这句话倒是道出主人公的心愿:人对土地的依赖关系,以及地母对人子的仁慈特性。悠哉很乐于将老黑头夜里的磕头,看做儿子对于地母的虔诚吁告。在海子心目中,仁慈的大地是温情脉脉,有求必应的。 第五篇《木船》: 一位男婴被大人从一条木船上抱下来。与《公鸡》中的“送婴”类似,这篇再次出现这种情节。不过,男孩反复画鱼之举,尤其是结尾处成年后他的画船之举,不禁令我想起尤瑟纳尔《东方故事集》中的《王福脱险记》。是否受其影响呢?很有可能。“因此在他的画纸上,船只实实在在地行进着,断断续续地行进着。面对着画和窗外深情生活的缕缕炊烟,他流下了大颗大颗的泪水。”我相信,海子写到这儿时,他也流下了大颗大颗的泪水,滚烫滚烫的。为什么这儿说?因为我乐于将这位画家解读成海子自己。画家画船,海子写诗,实际上他俩干的是同一件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与《公鸡》篇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不同,这篇处理的是人与河流的关系。画家的超现实绘画,以及海子的超现实写作,二者都极力泯灭现实与艺术的边界。实际上,这也是持“生活诗意化”与“诗意生活化”主张的海子的心声,而且还是他的“行动哲学”。 第六篇《南方》: 81岁的老艺术家(“我”)得到一张故乡的地图。冬天,一辆黑色的木轮车把我拉往南方。这趟名义上的“返乡之旅”,实际上把我带回壮年、青年、少年、童年,直到3岁的我扑向母亲怀抱。不难想象,对于生活在北国的南方青年海子来说,“南方”等义于“故乡”,再引申一下,就成为“精神家园”、“母亲子宫”等让人遐想连篇的好词儿。这趟颠之倒之的穿越时空之旅,是面对生活中种种难以面对的现实困境的海子深情的、悲哀的美好想象:时光之水不能倒流,海子偏偏要通过诗意想象来加以弥补。 也许,海子觉得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实在太多,非这样超现实地想象一把才过瘾? 第七篇《取火》: 洪水退后,取火成为难题。“他”和“她”多年努力未获结果。最后,“他”割下脑袋当灯,上路。“我的珍贵的妻子俯伏于地,接受了火种与爱情。” 这似乎改写了人类始祖关于“钻木取火”的神话传说,然而赋予它新崭崭的特质。在这儿,海子找到了“带血头颅”与“灯”之间的实质性相似,从而将原始人伟大的牺牲精神,作了一次辉煌的礼赞。其中,隐隐地包含对支离破碎的现代人的贬讽。海子的原始崇拜情结,于此毕露无遗矣。 第八篇《谷仓》: 小说题名“谷仓”,实际上它并非实写农业收成问题,而是隐喻人的身体。因此小说中说:“我逃不出谷仓,这可耻的谷仓,肉体谷仓——人类的躯壳,这悲剧的谷仓之门”。 “门”的意象来自老子《道德经》第六章的“玄牝”概念,这是不难想象的。至于小说中人物“无”和“有”,也来自上书。“我记起了我的名字。我叫无。我是一切的父亲。”《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则是美丽小妇人,她生出“砍柴人”(太阳)和“负柴人”(月亮),这个想象可能与“柴”的“火之隐喻”有关联。 小说中另有一个人物,“情欲——死亡老人”。“我”和这位老人共同栖身于谷仓中。这位老人,显然是生命意志的化身。小说结尾处写道:“我逃不出‘情欲——死亡老人’的眼睛盯视。我思索神之路畜之路。我思索逃出谷仓的之门的遥远路程。我思索人类树林、砍柴人和负柴人。我思念遥远的草原上如鹿狂奔的三位少女,她们为自己的美丽和变幻而狂奔。” 在这里,“我”(海子)与“老人”(生命意志)和“三位少女”(代表理想、女神)的关系纠葛扭结在一起,构成鲜明的诗意映衬,凸显了人类的欲望、痛苦、神性等等的紧张关系。 总的看来,《谷仓》篇幅虽小,故事性最弱,却最能体现海子的“自然神论”,以及他的后期思考。值得白癜风治疗小偏方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