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茅山林场果园工区知青:顾葆华)年7月14号下午3点半在石油小镇午餐,4点再出发路经公里,夜幕降临时分到达德令哈。下榻的德勒酒店就在巴音河畔。高海拔的长途跋涉,让我感到颇有些疲惫。“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再晚也要看看这个“金色世界”才不枉来此一遭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晚上九点我们又一起游走在了巴音河畔。 巴音河是德令哈的“母亲河”,岸边现代的几何栈道上灯火阑珊,河中翩翩起舞的音乐喷泉像碧波仙子漂移,清风徐徐,凉爽舒适,河水粼粼,清碧蓝柔,远眺还有墨玉般的山脉,那份惬意顿时赶走了白天路途的疲倦。 这时,巴音河畔静静矗立的“海子诗歌纪念馆”,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结伴同往。渐弱的余辉里,辨读着海子诗歌碑林中的诗句,揣摩着诗人的才情,猜想着德令哈与海子非亲非故,安徽和柴达木隔千里,怎么会仅因一首诗里提及的地名,就成为海子的纪念地呢? 看着陈列馆墙面上的海子,一脸灿烂的笑容,细细品读着石牌上镌刻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一份纯真、美好、善良的诗情顿时在心间暖暖地流动,诗人的意境仿佛就在眼前。诗人用一腔如火的赤诚,细细地描摹着他心中的美景,平白如话的祝福中,倾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海子亲历了德令哈的过去,如同他在诗歌里所写的那样贫瘠、荒芜、高寒、孤独;而今我们看到的是鲜亮、温馨、美丽的德令哈,德令哈已然成为西北高原上令人着迷的“诗歌之城”,“浪漫之都”。 在这个更接近太阳的地方,怀着对诗人的敬仰,还有我们经历的那个年代,生活碎片和诗意有吻合交集,我们在“海子诗歌陈列馆”里不假思索买下了海子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经典专辑。买诗集时已近晚11点了,子夜时分采撷人间美丽诗篇,我们这帮过60岁的游客似乎有点浪漫满屋的感觉了。有人因为海子知道了德令哈,而我来到德令哈知道了海子。手捧《海子精典诗集》,封面上有一段名人的引言让我深入了解了海子。“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行万里路,我们遇见到了一片金色的世界。诗与远方的圣地,虽然只是一站小憩,但这里已深深的留在脑海里。往期精彩回顾1、“乐”字当头,生活悠悠2、乡情难忘(一)3、致敬,龙城最美“画家”!4、七律?茅岭写忆(通韵外三绝)5、萝卜花6、“大美青海”之一-门源油菜花节 茅山知青五千茅山知青数十年铭刻在心间的人生记忆;天24小时时刻在身边的温馨家园。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