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大唐是一个出名将的朝代。太宗皇帝时期有凌烟阁三十六将,武则天时期有征东的薛仁贵,玄宗时期有大将郭子仪。不过——

有时候,有些真正的英雄总是被历史莫名其妙地选择性遗忘。虽然说,这位即将出场的英雄并非杜甫诗中所述崆峒派武林高手,但作为大唐第二剑客的李白曾经这样写诗赞之: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那么,在“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李白眼中,谁能让大将军卫青黯然失色?谁又能让杀神白起在其面前成为竖子呢?此人,名叫哥舒翰。

说起哥舒翰,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可在当时的西域一代,哥舒翰的名声有如西毒欧阳锋一样,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半夜里都会打哆嗦。据史料记载,哥舒翰平时经常骑着一匹白骆驼。在《射雕英雄传》中,欧阳克的一众女弟子们就是骑着白骆驼。而成吉思汗也有一匹白骆驼作为坐骑。

哥舒翰本是突厥人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整个部落族人都姓哥舒。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吏,母亲尉迟氏是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王之女,因此世居安西。哥舒翰家中富有,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重义守诺,但也饮酒赌博,行事常常异于常人。他早年从军,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帐下为一衙将。

那时候,大唐与吐蕃的边疆战事不断。吐蕃依仗居高临下的地势优势,经常来抢粮食和马匹牛羊。哥舒翰带人多次痛击进犯之敌。而真正让哥舒翰一战成名的,就是著名的苦拔海之战。

美丽的德令哈——原来还有这样一段英雄的传奇

著名诗人海子曾经有一首诗《德令哈》: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

(图)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世界”的意思。德令哈市建政于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

海子笔下的德令哈美丽的让人窒息。可是在当年的大唐,这里也让人窒息,是空气中弥撒的漫天杀气。因为这是大唐与吐蕃的边界,也是哥舒翰的防区。

德令哈30公里处有一个尕海湖,当时,这里叫做苦拔海。那个时候,哥舒翰所部归安思顺管理。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心高气傲外加骄横跋扈,但哥舒翰也是一个狂傲之人,因此对安思顺非常不服气。

哥舒翰经常带着所部外出巡逻。有一次,哥舒翰巡逻到苦拔海的时候,中了吐蕃人的埋伏。

吐蕃人在这里设伏,也是图谋已久。之前,吐蕃把这里当成他们的粮仓。可自从哥舒翰来此设防之后,吐蕃几次抢粮都被哥舒翰伏击,许多吐蕃士兵闻哥舒翰之名而色变。

这次设伏,吐蕃准备工作做得十足,对于哥舒翰是志在必得。吐蕃分为三个战队冲击哥舒翰,因为哥舒翰巡逻带的是小股部队,形势非常危急。

哥舒翰面对强敌,却非常冷静。他决定,擒贼先擒王。自己虽然人少,但战力很强。首先自己身先士卒,冲入敌阵,直冲敌方将领。他的马童寸步不离马头。

说起哥舒翰打仗,跟宋朝名将岳飞有一比。岳飞有两个马童,马前张宝,马后王橫,因此每次打仗都是所向披靡。而哥舒翰的这个马童也是大有来历,他名叫做左车,这个名字是哥舒翰给他起的,来源于汉朝时期的一个名将李左车。李左车是李牧的后人,也是能征善战。哥舒翰的这个马童就是依此得名。

二人在战斗中配合非常默契,哥舒翰负责将敌将挑下马,左车上去一刀结果性命。主仆二人配合娴熟,连续就杀掉敌军三员战将。

苦拔海一战,可以说是哥舒翰的成名之战。此战之后,朝廷任命他为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使。至此,哥舒翰已经摆脱了安思顺的管理。而哥舒翰能有今天的成就,与王忠嗣的提拔推荐不无关系。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历史再次把哥舒瀚推到战争前沿。

(图)唐朝时期的吐蕃版图

石堡城争夺战中的血影刀光

吐蕃与大唐之间有一座城市名叫石堡城。

石堡城,又名铁刃城,是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要地。当年,隋炀帝杨广曾经血战从吐蕃手里夺得此要地,可是后来随着短命隋朝的刀兵四起,石堡城又被吐蕃攻陷,此后一直占领长达60年。

那么到了唐玄宗时代,玄宗皇帝对石堡城这个战略要地也是势在必得。可吐蕃也知道此地重要性,因此举全国之力防守。

公元年,唐玄宗任命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集重权于一人之身,唐玄宗收复石堡城的决心非常之大。

其实说起王忠嗣,可以说是玄宗时期第一名将,还是玄宗养子。可正因如此,王忠嗣审时度势,认为要攻下石堡城必定血流成海,因此只能慢慢先从四周削弱吐蕃实力,再图一举歼灭。

王忠嗣的想法是好的,可玄宗皇帝等不了啊。既然你王忠嗣不愿意打,那朕就派别人了!

唐玄宗派将军董延光攻打石堡城,下令王忠嗣出兵配合。王忠嗣不得已协助董延光,却没有全力以赴,石堡城到期未能攻克。董延光将责任尽数推到王忠嗣身上。

唐玄宗盛怒之下,让王忠嗣回京述职并逮捕。

不久,唐玄宗又调哥舒翰回京述职。名为述职,其实也是想听听哥舒翰的看法。

王忠嗣是哥舒翰的恩人,因此哥舒翰决心去救王忠嗣。他的部下告诉他,要想救人,就多带宝物。哥舒翰道:“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

就这样,哥舒翰骑着自己的白骆驼,日行五百里,星夜兼程赶往长安。

唐玄宗对哥舒翰还真是不错,他把王忠嗣的官职统统都给了哥舒翰继承。临别时,哥舒翰开始为王忠嗣求情,可是玄宗听不进去,挥手让他离开。哥舒翰叩头相随,跪地哀求,言词慷慨,声泪俱下。最后唐玄宗还是感动了,终于放了王忠嗣一马。

王忠嗣是救下了,哥舒翰也算成功了。但是,石堡城还是要打!

(图)唐玄宗李隆基(年9月8日—年5月3日),年至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玄宗皇帝把收复石堡城的任务又交给了哥舒翰。

哥舒翰审时度势,他想出了一招。就是在石堡城旁边修建新城,于是他选择了青海湖。就在青海湖先后修建了两座城——神威城与应龙城。这样,与正面唐军形成三角进攻之势。

石堡城的战役是艰苦的。

唐玄宗因为势在必得,他将朔方、河东等地十万多士兵统归哥舒翰指挥。又邀请突厥可汗出兵帮忙。于是,一场石堡城攻坚战打响了!

天宝八年(公元年)六月,唐军加上突厥援兵共计六万三千人参加了石堡城攻坚战。

事实上,防守石堡城的吐蕃守军仅有几百人。但这个地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总之,唐军最后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最终攻下了石堡城。

虽然代价如此之高,但收复战略要地的积极作用还是不能低估的。

那么经过这一战之后,哥舒翰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在与吐蕃的边境,大唐牢牢占据了主动权。

哥舒翰还成立了两支新军,宛秀军与神策军。新崛起的哥舒翰得到了杨国忠的赏识,而杨国忠不喜欢安禄山,因此他暗中拉拢哥舒翰,打压安禄山。本来哥舒翰就与安禄山的弟弟安思顺有过节,所以他与杨国忠可谓是一拍即合。

唐玄宗发现哥舒翰与安禄山关系不睦。作为大唐的左膀右臂,唐玄宗决定给二人说和说和。

于是,玄宗皇帝请安禄山与哥舒翰两个封疆大吏吃饭。饭局上,安禄山也有心与哥舒翰讲和,就说:哥舒将军,你看,你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咱们应该多亲近亲近呢。

哥舒翰说: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尽心焉!

这句话让安禄山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自此之后,他与哥舒翰的梁子越结越深。

(图)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年12月16日至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图为《唐玄宗幸蜀图》。

天道好轮回:玄宗皇帝的任性让哥舒翰也无力回天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平定完吐蕃的哥舒翰,没有了战事,就剩下享受了。可是好景不长,他一次洗澡时候中了风,之后就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这种情况下再去战场厮杀就比较困难了,于是哥舒翰就申请归隐了。

当然,如果天下再无战事,哥舒翰可能也就这样终老一生了。可是呢,就在这时候,安禄山造反了。

要说安禄山造反,杨国忠是脱不了干系的。

而安禄山造反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玄宗皇帝赶紧派兵镇压。可是,那安禄山也是一战场杀神。这些大唐将领谁能是他的对手啊。

唐军节节败退,安禄山步步紧逼。此刻的唐玄宗又想起来哥舒翰了。要灭安禄山,还必须哥舒翰出马。

可是此刻的哥舒翰已经瘫痪了。玄宗皇帝这样说,让哥舒翰骑上战马,战马就是他的双腿。再拿出当年大战苦拔海的豪情来,朕等着你冲入敌阵直取安禄山的首级来。

玄宗的一番鼓动真把哥舒翰当年的豪情激起来了。于是,他率大军亲自镇守潼关。

本来,哥舒翰打仗是讲究谋略的。所以他并不急于出兵。可是此时,另外两路剿逆大军取得了两场胜利。他们就是李光弼和郭子仪。

此刻已经逃亡四川的唐玄宗,又想起来了当年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战。打仗不能怕死人呀,他给哥舒翰下令,不能守着潼关,要冲出去打!

此刻的安禄山,始终在给哥舒翰下圈套。他用一些老弱残兵攻打潼关,造成人困马乏的假象。可哥舒翰是明白的。但也没有办法,玄宗皇帝下了死命令。如果不遵从圣旨,王忠嗣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没有办法,明知道是个坑,自己也要跳进去。

果然,哥舒翰的大军从潼关出来追击叛军,中了安禄山的埋伏。出去二十万人,回来之后还剩下八千。

(图)李光弼(年-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回到潼关后,他的手下有一个吐蕃将领火拨归仁一看大势已去,与其他几个主要将领一商议,干脆劫持哥舒翰投敌吧。

安禄山见到哥舒翰之后,洋洋得意的说道:当初你看不起我,如今落到我手里,现在你怎么说?

本来,安禄山以为按照哥舒翰暴烈的脾气,一定是宁死不降的。谁知道,哥舒翰说道:陛下是拨乱之主,天命所归,现在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我为陛下招降他们,可一举平定这三方唐军。”

哥舒翰的态度让安禄山大感意外。虽然他也只是将信将疑,但毕竟哥舒翰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他决定暂时相信哥舒翰。

那么哥舒翰是真心投降吗?

当然不是。这让我们不禁想起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纵横派的人物——苏秦。

苏秦当年被刺客刺杀,临死之时他对齐王说,只要给我加上燕国奸细的罪名,悬赏寻找刺客,必能为我报仇。果然,悬赏告示一出,刺客主动出来邀功请赏,结果被齐王斩首了。苏秦用自己的智慧,最后为自己报了仇。

那么此刻的哥舒翰所用的办法,几乎与苏秦同出一辙。他投降安禄山的条件,就是杀掉出卖他的火拨归仁等人。

安禄山一想,火拨归仁这些卖主求荣之辈,留着何用?于是当着哥舒翰的面,全都杀掉了。那么之后的事情呢,史料记载就比较模糊了。按道理说,如果安禄山信任哥舒翰的话,可以让他亲自去唐营招降李光弼,但事实上他没有那么做,只是让哥舒翰写了几封信。用几封信就能让一个军队的统帅投降吗?简直是太天真了。

就这样,哥舒翰借安禄山之手斩杀了出卖自己的叛将,又没有给安禄山出一点力。于是,安禄山只好暂时先把他囚禁了起来。

那么,哥舒翰大军失败后,在太子李亨操纵之下,陈玄礼部发动了兵变。乱军杀死了杨国忠,马嵬坡逼杨玉环上吊自缢。

(图)杨玉环香消玉殒马嵬坡

就在这时候呢,许多历史事件就这么凑巧。安禄山被他儿子安庆绪杀死了,安庆绪即位,但他的指挥作战的水平比他老子就差了许多。

此刻,太子李亨也即位成为唐肃宗。在他亲自指挥下,大将李光弼、郭子仪率领唐军对叛军进行大反攻。加上回纥军的帮忙,很快收复了长安与洛阳。

安庆绪在撤退之前,杀掉了哥舒翰。

哥舒翰英雄一生,最后死的如此窝囊。

在《唐诗三百首》中,有一首西鄙人的作品《哥舒歌》。诗中写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诗,让我们依稀能感觉到,当年的哥舒翰飒爽英姿,立马横刀巡视疆场的身影。

原标题:从“苦拔海”走来的“大唐第一战神”

*作者:风林秀,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喜欢历史、国学,著有佛教弟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双莲记》。

版权声明:合作联系

尊重原创,随心赞赏!

赞赏

人赞赏









































啥药物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