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拥有着生态大省的定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政府丰厚的补贴政策,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成为一个可再生能源开发和使用大省。年6月17-23日,恰逢青海省“青洽会”期间,青海省实现了连续7天合计小时的全部清洁能源供电,以太阳能、风能和水电作为电源实现了全省无煤电供电的创举,这在全国是首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创举。可再生能源在青海省发展的成绩斐然,太阳能发电作为青海省第二大电源尤为瞩目。 然而,相比于青海省突出的太阳能发电利用情况,我国总体弃光率仍然较高,部分地区弃光情况尤为严重,太阳能利用情况整体欠佳。为了进一步分析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研究小组决定以太阳能发电典型项目的经济性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前往青海省进行实地调研学习。 8月3日,我们调研小组来到了寓意“金色的世界”——德令哈,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我们之所以选择德令哈市作为三江源光热光伏产业调研目的地,是因为它不仅拥有国内适合太阳能发电产业数一数二的光照、土地以及水资源,更被入驻企业认为“极有可能是我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最为集中的地区”;另一方面,德令哈诞生了我国首座光热电站——也是我们此次调研企业之一——浙江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该电站于年成为我国首座并网光热电站;因此德令哈的光热光伏产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研究德令哈市太阳能发电产业的经济性对于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相关产业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控太阳能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塔式CSP技术研究的企业之一,一大早,我们团队在中控太阳能发电企业负责人韩会珍副总经理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的正式调研;在企业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沙盘模型,在沙盘右下方显著标明了两行大字“太阳能热发电告别燃煤时代”,可以看出,中控太阳能公司在光热发电实际进展中透露出一种对光热坚定的信念以及以核心技术引领光热产业的信心。 随后,韩总根据沙盘向我们介绍光热发电流程以及各项配套设施情况,其中,着重向我们介绍了该电站的中控核心技术之一——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下图是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示意图。 我们了解到,其一期10兆瓦工程,自年并网发电以来,各项技术指标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另外,通过前期项目的实施,公司完成多项新产品和装备研制,其聚光精度、光热转化效率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也由此,中控太阳能企业为我国在西部地区规模化发展塔式光热电站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 随后,我们来到了光热电站现场,现场面积总体有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在2万多面定日镜的照射下,距地面90多米高的吸热器熠熠生辉,颇为壮观。定日镜会随着太阳光线在一天24小时的变化自动切换角度。为保证太阳光线最大程度折射到吸热器上,镜面的日常清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在我们参观期间,正好赶上镜面清理工作,后台操纵一排排镜面使其竖立呈90度,擦洗车行进其中对其进行喷水擦洗,随着镜面自动变换不同角度,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韩总也透露,在未来,塔式光热发电的旅游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 紧接着,我们跟着韩总的脚步来到了整个企业的操纵中心,详细参观了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公司发电操纵系统,之后在企业办公露天平台,韩总向我们介绍了中控太阳能公司50MW光热发电项目的建设状况和相关参数信息:其总投资约10.5亿元,占地面积总计2.4平方公里,镜场面积约52万平方米,吸热塔高米,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发电量可达1.36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小时,年节煤量可达4.8万吨,CO2年减排量可达12.4万吨。而这个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项目,并已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最后,我们将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以及调研相关问题详细咨询韩总,在韩总耐心的解释回答下,我们团队在国家补贴政策、企业融资模式及收益状况、光热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方面得到了翔实的数据和满意的回答,从而结束了我们的首站调研之旅。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三江源光热光伏产业调研目的地第二站——华润新能源德令哈光伏电站。华润新能源德令哈2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坐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区域,距德令哈市约10km,德令哈20MW光伏发电项目是华润电力首个自主备案、自主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华润电力在青海省的首个发电项目。在电站窦总工的介绍下,我们也了解到其开工到建成投产耗时仅4个月左右,最终提前2天实现“6·30”并网及享受年0.9元/度的标杆上网电价的奋斗目标,成功避免了电价下调风险,而华润新能源德令哈光伏电站是同期14家发电企业中唯一一家一次性通过并网启动验收的发电企业,也是同期首批成功顺利并网发电的企业。 随后,我们参观了企业的后台操纵室,期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详细耐心向我们介绍企业建设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报率、企业员工情况、厂用电率、衰减率等相关调研信息,而后我们去参观实际发电现场,通过介绍我们也了解到,企业目前的问题仍然还是高居不下的弃光现象,在去年,弃光率达到了26.9%,同时,电池板等相关设备的衰减率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这都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最后,我们调研小组与相关工作人员在企业会议室做了详细的交流完成了本次的调研之旅,其向我们介绍了国家相关政策对光伏产业乃至本企业的影响,以及该企业要在当地所缴纳的相关费用,并对电池板等基础设施的造价做了相关解释说明等,这些数据都对于我们构建模型分析企业经济性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本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情况,掌握了光热技术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相关数据对于我们研究太阳能发电企业的经济性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此次的实地调研,也让我们深知“实践出真理”的道理,社会实践给了我们一次从课本到实际的跨越学习,而实践又将我们在校园所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检验和深化,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及时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为科研贡献更多的力量。 更 多 精 彩 编辑:郭宇张文华 排版:张义涛 审核:潘祯王瑜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