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德令哈市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举措,通过“夯实基层活动阵地、提升支书综合能力、深化党员教育管理、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四项措施,打出组合拳,纯洁了党员队伍,抓住了核心关键,发挥了先锋作用,夯实了战斗堡垒,激发了工作新动力,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引向了深入。 突出重点、强化支部阵地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为把“神经末梢”打通建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德令哈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狠抓支部发展建设。一是健全支部制度。先后印发了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管理等通知,并将有关制度汇编成册,各支部择取部分制度制成板块上墙,达到“时时提醒”“耳濡目染”的目的,推动党员把组织生活制度的贯彻落实当成“习惯”,切实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二是建强支部阵地。对全市42个行政村村级阵地综合办公服务场所,按照农业村不低于平方米、牧业村不低于平方米的标准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同时,根据“一扬、一响、四栏、七室、十有”的建设标准,协调项目资金,加强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为每一个村级活动阵地配备了文件柜、电视电脑、办公桌椅、等设施设备,实现了村级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有阵地,党员群众参加学习教育有去处的目标。三是夯实支部工作。根据组织部长“下基层支部过组织生活”活动中发现的支部工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弱等问题,集中力量,上下联动,协力解决,制作了《德令哈市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准化指导手册》,绘制了“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常规工作的规程和流程图,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参照,对于推进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盯紧关键、狠抓支书能力提升。“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德令哈市紧盯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找准基层工作的靶向。一是强化支书思想政治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是思想的精髓。深化“学”的政治基础,为基层支部发放各类学习书目余册,征订党报党刊6种,为支书提升政治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教材。同时,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培训教育等方式,深化政治理论、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支部书记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筑牢精神阵地、继续前行,让支部书记切实成为基层发展的“领路人”。二是深化支书党建业务培训。坚持贴切基层需要和支部工作的实际,深化对支部书记党费收缴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发展党员等日常工作的专题培训,用通俗易通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讲解关键的环节和问题的易发点,强调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让支部书记这个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能够切实掌握党建业务工作要点,推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强化支书专业技能培训。依托德令哈市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强化支部书记在温棚管理、果蔬种植、牛羊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培训教育,提升为民服务专业技能。同时,依托省州市组织开展的外出培训,让支部书记“走出去”参观学习、拓宽发展视野、借鉴有益经验、启发工作思路、激发创新动力,助推支部书记成为带领农牧民群众发展致富的“行家里手”。 有的放矢、深化党员教育管理。为保持肌体健康,维护党的形象,结合“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德令哈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在全市党员中推行《中国共产党党员证》管理制度,通过发放《党员证》、推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党员的身份意识,让党员知道自己有别于一般群众,激发党员在群众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活党员“细胞体”。同时,在农牧区党员中,探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制度,普通党员主动认领脱贫攻坚、卫生整治、矛盾调解、治安联防等工作岗位,积极服务村级事务。通过借好QQ、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白癜风康复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