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和省、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杭州市人社部门对口帮扶主要任务是帮助贵州黔东南州、湖北恩施州两地的贫困劳动力到杭州转移就业、组织开展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和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来杭就读。近年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理念,探索实践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五大模式”,有力推动了对口帮扶任务的完成。年以来,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全国提供对口帮扶服务10.9万人次,组织开展劳务协作专场对接会场,对接用人单位余家,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人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人。政府引导推进纳入综合考评成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工作组,并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纳入市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和各地人社部门就业创业督查激励范畴。建立长效机制 出台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等政策;组织我市2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与黔东南、恩施州签订人力资源战略合作协议。 加大财政保障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开展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的给予补贴补助,成功组织对口地区建档立卡劳动力来杭首次就业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的,每人一次性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赴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开展就业扶贫劳务协作招聘会,每场招聘会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补贴;赴黔东南州、恩施州招聘按最高元/家次补贴,西藏那曲市色尼区、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招聘按最高元/家次补贴。市场“五大模式”的实践成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产教融合即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贫困地区政府、技工院校和杭州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企业方参与到贫困地区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贫困地区政府、技工院校直接签订合作协议,采取直接投入或协调企业投入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培育技能人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业从而实现全家脱贫。如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杭州锦阳人力先后与云南省人社厅、黔东南州人社局等地人社部门及云南省技师学院、黔东南州黎平职业高中等超过家技工院校签订就业帮扶协议。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采取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课程设计、搭建模拟车间、组织来杭实训等深度合作,每年培养技能型学生上万人,年为杭州近80家企业输送约名学生,其中来自建档立卡户家庭近名。还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加大招生宣传,每年协助招生5万余名,三年来直接投入或协调企业投入实训设备价值超过万元。“互联网+全域扶贫”模式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门开辟针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特点的互联网平台,广泛搜集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信息,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数据库,形成常态化的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线上线下帮助就业。位于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中国扶贫网,创建了国内首个专注于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匹配的网站。该网站为贫困人员提供网上建档立卡、在线申请扶贫基金(最高元)、免费法律咨询、预支生活费(最高元)、免费学历提升(入职满半年且表现良好)等服务,免费提供多门内容涵盖职场知识、心理学、法律法规、励志教育等的在线视频课程。截至年6月,成功对接黔东南州、恩施州等地23个贫困县,汇聚贫困地区就业人员信息万条,累计安排7.6万余人在长三角地区培训和就业,成功服务余家企业。中国扶贫网荣获年荣获“推动中国”影响力品牌“就业贡献奖”。“阵地前移+三送服务”模式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大在贫困地区的宣传力度,变“等上门”为“主动登门”、“请人参会”为“专人入户”、“集中招聘”为“逐户见面”,建立“三送服务”的新模式,打造“政府、企业、劳务公司”三位一体的协作平台。如浙江新联公司先后在黔东南州剑河县、黎平县、岺巩县、锦屏县、台江县等5县开设了职业介绍窗口,常年派驻7名工作人员,累计投入多万元,精细化匹配就业岗位信息,定期推选企业用工信息至窗口,注重岗位动态选送和信息融合互通,安排专人送务工人员至用工企业,并搞好人员入职后的跟踪服务,让务工人员既愿意来更留得住。截至年6月,累计对接用人单位35家,精准发布用人需求条,帮助名建档立卡人员实现就业。“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杭州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联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举办“恩施月嫂”、“花都美容”、“施秉绣娘”等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实现就业。如浙江首选教育集团旗下杭州菁才职业培训学校通过举办“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农村电商创业培训班”等方式,为湖北恩施市贫困村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余人,带动贫困户余户共同开展创业脱贫。浙江天创人力公司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育婴师”技能培训,恩施州建始县16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培训并通过上岗前资格证书考试,其中14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证书,6人获得育婴员高级工(三级)证书,学员培训结束后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劳动合同,底薪元以上。“创业培训+创业带就业”模式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创业培训、举办网络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东西部扶贫协作“双创”活动和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培训等,加强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如杭州沃土教育将自身在网络创业培训及创业服务领域的成功经验和丰富资源引入黔东南州、恩施州等地,推动当地的“双创”工作:举办恩施州首届网络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30名学员获得讲师证书,为当地青年网络创业提供师资储备;与贵州省人社厅签订为期三年的网络创业培训教学辅助平台技术服务协议,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学员班21期,培训创业学员人次;承办年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逐梦专场)总决赛,杭州市、黔东南州、恩施州三地96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参赛,恩施州、黔东南州项目分获一、二等奖。 ----------------------------------- 编辑|周曦 资料|人才开发和市场处 ↓请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