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演绎了新时代前进的风雨兼程,叙写了劳动者最美的诗篇。在海西国投,从水电车间到旅游景区,从游泳教学到宾馆服务……每一个匆忙身影的背后,都承载着海西国投的未来和希望,是他们的劳动和付出让公司稳步发展,是他们的坚守与执着,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海西国投特别策划编辑了“身边的先进典型”系列报道(共五期),通过采写优秀员工先进事迹,描述一线基层感人故事,弘扬海西国投企业文化,礼赞最强劳动者、最美国投人,让广大员工深刻感受劳模精神,凝聚企业之魂。 年是苗岂源从黑龙江来到青海的第十个年头。回首这十年,他说最欣慰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高原孩子学会了游泳。 苗岂源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上大学之前,他是一名游泳运动员,大学毕业后在河北秦皇岛从事体育教师一职。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青海,来到了这坐静美的高原小城——德令哈。这一年,德令哈游泳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缺乏专业人才。当时省内游泳行业从业人员较少,且相对固定,而省外人才面对高海拔、高寒、缺氧的气候,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在详细了解过海西这一方高原热土后,苗岂源看到的是一块在游泳领域还未经开垦的宝地,拾起行囊的他,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环境,加入了德令哈游泳馆大家庭。而这一来,就是十年。 都说最理想的职业应该是专业、爱好与特长相匹配的,苗岂源说他就是这个幸运之人。初到高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民族风貌,他利用自己的专业,发挥自身所学所长,首先对场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严格的培训,使当时场馆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考取了国家职业资格救生员、教练员双证。而这也为游泳运动在地区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师资条件。高原的环境和平原或沿海地区截然不同,在其他地区习以为常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到了高原并不适用。面对这种情况,苗岂源以自己为实验对象,将以前的训练方式层层梳理,紧密结合高海拔缺氧的环境,条分缕析调整训练量和训练方式,并最终摸索出一套科学的高原游泳训练方法,并成功推广。 年度,海西州政府和教育部门将游泳正式纳入本地区的义务教育课程。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苗岂源又结合高原地区青少年心智特点、身体成长需求,组织编写了《海西州青少年游泳教材》及《教学大纲》,并与其他教练员毅然承担起了学生的游泳课教学任务。当时,各校学生们对游泳课态度是好奇有之、害怕有之、不理解有之,而他一边创新授课模式,一边则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讲游泳对身心发展的益处。如今,通过苗岂源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游泳课已经成为了海西州义务教育的亮点和特色之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和点赞。可以预见,若干年后游泳将在这座西北高原小城实现普及,而这也是属于苗岂源的初心。 面对成绩,苗岂源从未觉得可以安于现状,反而觉得能力危机如影随形。为切实进一步提升游泳馆的师资力量,真正成为青海省游泳行业的“领头羊”,年苗岂源带着场馆内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两位教练员赶赴北京考取游泳救生员、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讲师资质。此次培训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开设,故被誉为游泳行业培训的“黄埔二期”,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他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游泳技术,主动给其他两名同事“补课”、“充电”,最终场馆公司参培的三名员工均顺利通过,为实现场馆乃至本地区游泳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培训、培养提供了师资条件。目前德令哈游泳馆已成为了青海省唯一的游泳救生员、游泳教练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并持续为全省游泳行业培养、输送人才,这些成绩离不开苗岂源背后的努力和奉献。 有了成绩,如何输送又成为了摆在苗岂源面前的难题。在他的多方奔走,场馆自主选拔、培养的一名青少年运动员凭借运动成绩被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游泳专项顺利录取。这也使地处高原的海西在自主选材、培养专业运动员进入高等学府,进而继续“传帮带”作用的构想成为可能。 十年过去了,德令哈游泳馆踏出了引领海西游泳运动发展的第一步,但苗岂源的初心未改,他说“现有的成绩距离实现海西真正的普及群众游泳运动,进而选材、训练,最终让海西的孩子站上全国乃至更大的赛事的领奖台的夙愿尚远,长路慢慢,唯有继续耕耘前行,才能方得始终”。 往期推荐海西国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周周讲”第二期开讲 海西国投董事长杨键赴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总监制/石小琴 审核/马德庆 编辑/中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