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有效贯穿与融合政企学研的密切探讨与互动 ——记者眼中的德令哈光热大会 在梳理一个产业的发展历史时,烙下深刻印记的,总会是这些:一次关键的会议、一项引领性的政策、一名开拓性的人物、或者一个各方汇聚共商发展的平台……于光热发电产业而言,在我的判断中,“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无疑会成为产业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那个“共商发展”的平台。 与其他已经存在的光热大会相比,“天时地利人和”可以算是对本次德令哈光热大会的最好注解。 得天时自然是因为适逢光热电价出台,且又不是刚刚出台,而是在产业各方有近一个月的消化时间后举行,这样无论是对产业政策研讨、技术路线选择、企业决策部署都已经相对明晰,再坐下来交流,对接目标更清晰、想法更具体、节奏更紧凑。 占地利无疑是因为国内第一座商业运营电站、国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德令哈,且目前已经形成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较为成熟的光热发电全产业链。 在这样的产业发源地召开一次光热大会,可以让广大与会者看着示范电站来交流经验、探讨发展。事实上,本次大会也做到了,大会组织了所有与会代表现场参观已经建成的中控光热示范电站和正在建设中的中广核50兆瓦光热项目,一睹为快。 赢人和则是德令哈、乃至整个海西州党委政府对光热产业的极力支持,为办好本次大会,德令哈市委市政府、海西州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几乎全员出动,迎接各方来宾,宣讲产业政策、阐述投资环境,推动项目落地。 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建民的出席,更把对光热产业的重视、对本届大会的重视推向了省级层面。这样坚定的决心、这样有力的支持、这样扎实的行动,德令哈光热产业想不发展都不行,德令哈光热大会想不出彩都不行。 首届大会参会人数即超过人、参会人员包含政企学研各方、涉及企业涵盖光热全产业链,大会不可谓不成功。 而在本届大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电力促进会副秘书长刘映华的眼里,大会最成功之处还在于,它不是为交流政策而交流、为研讨技术而研讨,它“实现了产业上下游的有效贯穿与融合,推动了政企学研的密切探讨与互动,做到了项目各方的对接与落地”,完全达到了会议举办的初衷与目的。 正如参加会议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应博所言,本届光热大会包括柴达木光热发展促进中心的成立,是太阳能行业的大事,也必将为光热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 浙江中控太阳能公司则是本次大会的大赢家之一,在会上该公司与德令哈市签署协议,未来将在德令哈开发建设总规模达到兆瓦的光热电站。其他参会的许多电力央企负责人也纷纷与当地政府洽谈,表达了投资建设光热电站的意愿。 有宏观政策的研判、有产业发展的探讨、有行业协会就光热发电标准体系制定的介绍和意见征求、还有光热项目的对接和落地……如此光热产业盛会,值得喝彩;对促进产业发展的影响力、推动力,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贾凡迪) 中电传媒新媒体团队感谢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