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看白癜风去那里治疗是最好的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zhunbei/m/9315.shtml

01

青海省各县区地名由来

青海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李克强总理要求:“搞好地名普查,加强地名管理”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遗产。这些地名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文化资源。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规范地名管理,保护地名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个别地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措施不得力、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乱改地名现象屡有发生,许多地名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切。

民政部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写第一款规定:“少数民族语地名,在各自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按其标准(通用)语音,依据汉语普通话读音进行汉字译写。对约定俗成的汉字译名,一般不更改。”同条第四款规定:“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地名之间的相互译写,以本民族和他民族规范化的语言文字为依据,或者以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地名为依据。”该《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地名的译写按语音译写。

青海省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西汉称鲜水海,又称卑禾羌海(因属卑禾羌部落而得名),王莽改称西海(以为西方之海;与北海、东海、南海对应),北魏始称青海(意为青色的海;注:后世蒙古语称之库库诺尔,藏语称之错温波,均为对汉语“青海”的译称,译为“青/蓝色的海”)。今青海地区,唐、宋为吐蕃地,明为西番地,清雍正三年(年),置青海办事大臣。年6月,改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办事长官。年8月,增设青海蒙番宣慰使(职权于青海办事长官重叠),年10月,裁青海办事长官,蒙藏事务统归青海蒙番宣慰使,年2月,裁青海蒙番宣慰使,置青海护军使.年1月,设立青海省。

西宁市

西宁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并置西都县。西晋析置长宁县(治今大通县长宁镇),因长宁水为名。宋崇宁三年(年)置西宁州,取西陲安宁、西事底宁之意命名。明设西宁卫,清置西宁府,后改西宁县,年置西宁市。

城中区位于西宁市城区中部而得名。年由城东区析置城中区。年撤销,并入城区。年更名城中区。年撤销。年恢复城中区。

城东区位于西宁市城区东部而得名。年分别设立城东区和东关回族自治区,年撤销东关回族自治区并入城东区。年撤销,并入城区(年更名城中区)。年由城中区析置城东人民委员会。年恢复城东区。

城西区位于西宁市城区西部而得名。年设城西区。年撤销,并入城区(年更名城中区)。年由城中区析置城西人民委员会。年恢复城西区。

城北区位于西宁市城区北部而得名。年设郊区工委,年成立郊区办事处,年正式成立郊区,年更名城北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宋崇宁三年(年),改达南城为大通城(今门源县浩门镇)。清雍正三年()置大通卫(治今门源县浩门镇)。乾隆九年()大通卫迁治白塔城(今大通县城关镇),乾隆二十六年()改大通卫置大通县。年迁驻桥头镇。县以大通河(古名浩亹水,因宋大通城而改名)而得名。年改设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湟中县年由西宁县设湟中县。因地处湟水中游,古为“湟中地”,故名。

湟源县年改丹噶尔厅置湟源县,因地处湟水源头而得名(注:后由本县析置海晏县,湟水源头今位于海晏县)。别称丹噶尔。清雍正三年()筑丹噶尔城,属西宁县。道光九年(年)析西宁县置丹噶尔厅,年改设湟源县。丹噶尔,系“东科尔”转音。因境内东科尔寺(一译东科寺,位于湟源县日月乡寺滩村东科河畔;清顺治初年西藏东科尔人来此建寺,故名)而得名。东科尔,部落名,其义不详;一说意为“白海螺”。

海东市

海东市年设海东地区,驻平安县,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年改设海东市,驻乐都区。

乐都区后凉置乐都郡,北魏废乐都郡,置乐都县,后废。北宋置乐州,后废。明置碾北卫、碾伯所,清雍正三年(年)置碾伯县,年改名乐都县,取历史上的乐都县一名命名,年改设乐都区。乐都,山谷名,系羌语,其义不详。汉时称落都、洛都谷(一作雒都谷),后雅化为“乐都”。藏语继承古羌语,意为“双岔沟口”或“三条沟交会的地方”。按:碾伯,一作碾北,藏语“年保/年宝”的同音异译,意为“山神”(或羊神),寓意吉祥、平安。

平安县年由湟中县析置平安县,因驻地平安镇而得名。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年析乐都县置民和县,因部族繁杂,取义民众和睦。年改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年析西宁县置互助县,因部族繁杂,取义互助协作。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区(县级),年9月改称互助土族自治县。

华隆回族自治县西魏废帝三年(年)置化隆县。因境内化隆谷(一作挖隆谷,藏语作哇隆)而得名。化隆,羌语,其义不详。藏语继承古羌语,意为“黄牛(沟)”。唐先天元年(年),为避李隆基名讳,改化隆县为化成县。天宝元年(年),又改为广威县,后陷于吐蕃。清乾隆九年(年),在今化隆巴燕置巴燕戎格抚番厅,年改设巴戎县,年改名巴燕县,年改为化隆县,取历史上的化隆县一名命名。年设化隆回族自治区(县级),年改名化隆回族自治县。按:巴燕戎格,一作摆羊戎,简译为“巴戎”,蒙古语,其中“巴燕”意为富饶。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宋筑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年)置循化营,取“遵循王化”之意命名。乾隆二十七年(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改置循化厅,年设循化县。年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县级),年改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年设立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专区级),因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年改称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年改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年改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年设立德令哈工作委员会(县级),年改设德令哈县,年撤销,并入乌兰县。年析乌兰县置德令哈市。德令哈,蒙古语,源于柯鲁沟旗中心寺——“阿拉腾德令哈”寺“阿拉腾德令哈”意思是“金色的原野”,德令哈是“阿拉腾德令哈”的缩略。

格尔木市年设立噶尔穆工作委员会(县级),年改设格尔木市,年改设格尔木县,年复置格尔木市。“格尔木,蒙古语音译,标准读音应为“郭勒木德”,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因境内格尔木河而得名。民国时期译作“郭里峁”,年改译为“噶尔穆”,年将“噶尔穆”简化为“格尔木”。

都兰县年设都兰理事,年改设都兰县。年,改为都兰自治区(县级)。年,设立都兰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县级)。年设立都兰蒙族自治区(县级),年复改为都兰县。都兰,蒙古语,意思是“温暖”,因都兰寺(在今乌兰县铜普镇)而得名。

乌兰县年设立茶卡工作委员会(县级),年改设乌兰县。乌兰,蒙古语音译,意思是“红色”。《乌兰县志》认为县名由来有两说:一说因县城(当时驻茶卡)东北有座“乌兰哈达”山(蒙古语,意为“红山”,位于今茶卡镇乌兰哈达牧委会),取“乌兰哈达”的前两个字而命名、、一说为纪念年初牺牲于“乌兰布拉格”山(蒙古语,译成汉语为“红水泉山”,位于今柯科镇卜浪沟)的7烈士,取“乌兰布拉格”山的前两个字“乌兰”命名新县。《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中说“因境内有乌兰诺尔(即茶卡盐池)而得名”。此为误解,茶卡盐池蒙古语称达布逊诺尔(意为盐湖)。

天峻县年析原都兰县地置天峻藏族自治区(县级),年改设天峻县。天峻,因境内“直尕天钦”山(简译天峻,俗称天峻山,意思是“阶梯状山”)而得名。藏语“直尕天钦”源于蒙古语“天沁察汗哈达”,意思是“陡峭的白山崖”。

大柴旦行政区年设立大柴旦市(县级),年7月改设大柴旦镇,年设立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县级)。大柴旦,由蒙古语“伊克柴达木”湖(意思是“大盐湖”。“伊克”,意为“大”、、柴达木,谐音为“柴旦”)演变而来,因临近伊克柴达木湖而得名。

冷湖行政区年,设立冷湖办事处(县级),年改置冷湖临时工作委员会(县级),年10月改设冷湖市(县级),年改设冷湖镇,年,设立冷湖行政委员会(县级)。冷湖,为蒙古语“奎屯诺尔”的意译。因镇西北“奎屯诺尔”湖(奎屯,意为“冷”、诺尔,即湖)而得名,该湖湖水冰冷异常,故名。一说,年6月,地质工作者在石油勘探中发现一无名小湖,因其不引人注目,便起名叫“冷湖”。

茫崖行政区年设立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县级),年改设茫崖镇,年设立茫崖行政委员会(县级)。年2月,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茫崖行政委员会和冷湖行政委员会,设立县级茫崖市,以原茫崖行政委员会和冷湖行政委员会所辖区域为茫崖市的行政区域,茫崖市人民政府驻花土沟镇民族路60号。茫崖市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年12月27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正式挂牌。

茫崖,蒙古语音译,标准读音应为“茫乃”,意思是“前额”,原指今“老茫崖”,位于茫崖湖以东,为雅丹地貌,土垅前端突出,酷似人的额头,所以才有此名。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年设立海北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因位于青海湖以北而得名。年改称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晏县年由祁连自治局析置海东设治局,旋改名海晏设治局,因邻近青海湖,取“海晏河清”之意命名。年改设海晏县,年设海晏区,由湟源县领导。年恢复海晏县,年改设海晏藏族自治区(县级),年复改海晏县。

祁连县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自治局,以境内祁连山为名。年由门源县领导,年改设祁连区(县级),省直辖。年设祁连自治区(县级),年改祁连县。

刚察县年设刚察区(县级),年改设刚察县,因当地藏族“刚察”部落(一译岗察、冈察,语义不详;该部落来自今贵德县常牧镇冈察村)为名。

门源回族自治县年析大通县置亹源县,因地处古浩亹水(即今大通河;古浩亹水,亦名阁门河,《晋书·音义上》:“亹者,水流夹山,岸若门”,孟康曰:浩亹读合门。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亹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西汉曾置浩亹县,治今甘肃永登县河桥镇;北宋在浩亹河上筑大通城,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称大通河)源头而命名。年设亹源回族自治区(县级),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年,亹源简化为门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年设立黄南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因地处黄河以南而得名。年改称黄南藏族自治州。

同仁县年析循化县置同仁设治局,旋改为同仁县,因部族繁杂,取一视同仁之意为名。年改设同仁藏族自治区(县级),年复改同仁县。

泽库县年析同仁县南部地区置泽库县。泽库,藏语意为“泽曲(河)谷地”。

尖扎县年析贵德县东部置尖扎区(县级),因当地藏族尖扎部落(意为“野兽出没的地方”,一说意为“哥哥的后裔”)为名。年设尖扎县。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清雍正三年(年)于黄河以南设和硕特前首旗、南左中旗、南右中旗、土尔扈特南前旗四个蒙旗,统称“河南四旗”。年设立河南蒙古族自治区(县级),年改称河南蒙族自治县,年改名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因地处黄河以南而得名。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年设立海南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因位于青海湖以南而得名。年改称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县年析西宁县、湟源县置共和县,取“五族共和”之意故名。年改设共和藏族自治区(县级),年复改共和县。

同德县年析贵德县置同德县,取“(边民)同服(中央)德化”之意命名。年设同德藏族自治区,年复改同德县。并赋予县名“同心同德”的新意。《中国地名语源词典》称“由同仁、贵德二县析置同德县,……由同仁、贵德各取一字为名”,误。笔者按:同德县并未从同仁县析地。

贵德县西汉筑归义城(在今贵德县尕让乡境内),元至元八年(年)设贵德州,取“以德为贵”之意。明洪武四年(年),改贵德州为归德州,洪武八年(年),又改为归德守御千户所,清乾隆四十七年(年),改归德所为贵德所。乾隆五十六年(年),改贵德所为贵德厅。年改设贵德县。

兴海县年置兴海设治局(一名大河坝设治局),取振兴青海之意。年改设兴海县。年改设兴海藏族自治区(县级),年复改兴海县。

贵南县年析贵德县南部地区设贵南藏族自治区(县级),因原为贵德县南部地区,故名贵南。同年改为贵南县。

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果洛藏语意为“反败为胜的头人”。相传过去有格龙巴部落反败为胜,打败其他部落,故名。明清之际,出现“郭罗克松”(意即“三郭罗克、三果洛”)的名称,清代通译“郭罗克”,清末,又译“俄洛”。民国以后,通译“果洛”。年设果洛区,年设立果洛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年改称果洛藏族自治州。

玛沁县年析甘德县置玛沁县。玛沁,藏语音译,系“阿尼玛卿山”一名的省译,意为“黄河上游最高大山”。

班玛县年设班玛县。班玛,藏语音译,意为莲花。

甘德县年设甘德县。因境内有甘德贡麻、甘德哇尔麻、甘德休麻三条沟,取其中的“甘德”(意为安乐、欢乐)而得名

达日县年设达日县。因境内达日河(藏语达日曲、达日勒曲、达尔洛曲)得名,“达日”系藏语“兴旺发达”之意。

久治县年设久治县。县名系藏语译音,意为团结。

玛多县年析甘德、达日两县置玛多县。“玛多”系藏语“黄河源头”之意。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年设立玉树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年改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又译作玉舒、优秀、优受),藏语意为“(宫殿)遗址”。相传过去有部落头人垦布那钦(一译肯布那钦)率领部众在通天河支流聂恰曲流域(在今治多县境内)、格萨尔王岳父嘉洛的宫殿遗址(格萨尔王妃珠姆/一译朱毛的诞生地)一带活动,其部落遂被称为“玉树(优秀)”族。

玉树县年设玉树理事,年改设玉树县。“玉树”藏语意为“遗址”,为传说中格萨尔王妃珠姆/一译朱毛的诞生地,故名部落为玉树。

杂多县年析玉树、囊谦二县置扎朵县(一译杂朵县),年改译为杂多县。“杂多”为藏语“杂曲(即澜沧江)上游”之意。

称多县年析玉树县置称多县。因境内藏族称多(意为“万人聚集”)部落而得名。

治多县年析玉树、称多两县置优秀县(优秀,藏语,为“玉树”异译),年底更名直多县,年改译为治多县。“治多”系藏语“治曲(即长江)上游”之意。

囊谦县年析玉树县置囊谦县。因境内藏族囊谦(藏语“囊伦谦宝/囊伦钦布”的简译,意为内大相)部落而得名。

来源:西海都市报

点击上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