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途径德令哈 “几个人尘世结缘,一首诗天堂花开。” 还记得德令哈吗?从茶卡盐湖的童话王国中走出,这里只是途中的一处中转站,却在无形中让我走近了海子,那个我钟爱已久的天才诗人。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海子《日记》 一座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城市,不会给人留下记忆。海子在德令哈短暂的停留,这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让这座小城永远留在了爱诗人的心中。海子内心巨大的寂寞,如一个魔咒吞噬着他年轻的生命,而荒凉的德令哈,则是唯一能够替他抵挡无边寒冷的地方。是海子应该感谢德令哈,还是德令哈应该感谢海子? 终究,海子没能走出生命的黑洞,用悲剧结束了他光华灼灼的短暂人生,离开前,他留下了“从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祈愿,而我们还要坚定的从此刻开始,继续多彩的旅程。 无人区印象——生命 无人区 // 在距离家乡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大柴旦的地方,地广人稀,2万平方公里的乡镇人口只有0.1万。“鱼卡”服务区内,赫然张贴“前方公里无人区,适当休息,稳驾慢行”的警示牌。 “无人区”这三个字,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撞击和忐忑。原本就时常会头疼的我,在两天前,就已经被“高原反应”(经过的最高处海拔米)折磨的头疼欲裂了,强撑着过了边防警察的安检,我只能扛着颈枕,紧闭双眼,斜倚着车座,时不时吸几口氧气,担忧着该怎样度过这漫长的公里无人区。 真正驶入无人区,路况很好,几乎感觉不到颠簸,同行的四位小朋友欢呼声此起彼伏,司机师傅小心翼翼的停下车,大家簇拥着走了出去,禁不住好奇,我微微睁开眼睛,用余光打量了一下车窗外,一片荒凉,貌似没有树,也没有草,触手可及的铁丝网内,有成群的野骆驼出没。闭上眼睛,想想这些骆驼真会选择生存的地方,真是“戈壁滩的流浪汉”呢。 车子继续向前行驶,几次支撑着睁开眼睛,看到路两边时而是茫茫无垠的戈壁滩,时而是望不到边际的大沙漠,还有高高耸立的信号塔,我仿佛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头痛也微微缓解了一些——我实在不能错过“穿越无人区”的体验。 高原的天空和云朵实在不同于中原,青海湖和茶卡盐湖已经让我惊叹,无人区的云却更有一番精彩:许是没有污染,这里的蓝天更干净;许是视野开阔,这里的白云离我们更近。笔直的道路在不远处雪山的守护下,起伏着伸向远方,就如要带领我们通往一个未知的世界。 又是一阵惊呼,又有一群野骆驼。这次,我怎么还能错过这些“沙漠之舟”呢?相比平时看到的骆驼,他们体型瘦小细长,毛短色浅,驼峰也是又矮又尖,脑袋扁平,睫毛长而低垂,或许是为了抵挡风沙侵袭吧。这些“荒漠的苦行僧”,在碎石沙砾中行走,吃着没有叶子的沙生植物,喝着荒滩深处的苦水,“与日月为友,与风沙作伴”,如果生命不是足够的强大,怎能耐得住这样的烈日、风沙、极寒与孤独! 一路的蓝天白云,戈壁荒漠,连绵雪山,偶尔驼群作伴,沙生植物装点,无人区的空阔与静谧一点点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壮美,不需美景的装扮,有一颗简单快乐的心,足矣。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吗?是玄奘西行途中的站点吗?一处荒漠中,竖立着一座雕塑——西行之路。一位僧人,背着重重的行囊,拄着手杖,独自行走在沙漠中。那种毫无遮挡的酷热,不是我们擦上厚厚的防晒霜,穿上防晒衣,带着遮阳帽就能抵挡的。热浪袭人,仿佛燃烧的烈火,瞬间就可以将你融化,只是半分钟的时间,灼热的空气就把我们逼上了车。 不难想象,古时,这些行去远方的人们,在当是恶劣的环境下,是怎样艰难的前进。 在药物和精神的作用下,头痛持续缓解,下了车,行走在笔直的道路上,假装步行着穿越无人区,那种感觉,实在是酷极了。找个合适的时机,坐在视野极好的路中间,以雪山大漠为背景,还有越来越窄的天路,拍张照,或站、或坐、或走、或跳跃,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走过坦途,也一定要经历坎坷,在一段还未修的路段上,即使系着安全带,颠簸还是让我们几次离开了座位,还有四十公里持续下坡的盘山路,但是,经历了之前的一切,谁还会在意这样的不爽呢。 无人区,屡次的惊叹和停歇,是为了沿途的风景,更是为了感悟恶劣环境之中坚强的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