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西宁晚报年青海10大新闻评选 正在激烈进行中 和往年不同 今年10大新闻的桂冠 早以超高票数名花有主。 目前, 其余9大新闻将从89条新闻中评选出, 竞争异常激烈, 希望广大读者继续踊跃参加 桂冠是谁? 谁将最终荣获年青海10大新闻? 悬念即将揭晓,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报今天根据票数列出了20条新闻, 广大干部群众可以从中选出10大新闻, 也可以另外在评论区推选。 首届国家公园论坛,总书记来信了!年8月19日至20日,由国家林草局和青海省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6个边会组成,我国有关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省、区、市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负责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及国际组织代表、业界专家学者余人参加论坛。会议形成《西宁共识》,对推动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全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美青海从三江源走向世界年11月26日下午,外交部蓝厅宾朋云集,气氛热烈,以“新时代的中国:大美青海从三江源走向世界”为主题的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隆重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出席主题推介会并致辞,外交部党委书记齐玉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进行推介。这次全球推介活动中,青海向全球递上四张名片,对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及提升青海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是重大机遇青海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每年向全国输送的不仅是干净的水流、清洁的能源,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育高寒生物资源、提供多层次碳汇服务的重要使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青海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结出的丰硕成果,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青海的具体实践,是党中央交给青海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青海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青海绿电15日刷新世界纪录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用太阳能、风和水再次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年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青海连续15日全部以清洁能源供电,小时用电零排放。从“绿电7日”到“绿电9日”,再到“绿电15日”,在能源绿色转型路上,青海以生动实践诠释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为全国乃至世界能源革命提供了一个样本。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省委、省政府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全局突出位置,形成了党政主导主责、政法协同作战、部门互动联动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中央督导组有力指导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广度发起最强攻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专案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打伞破网”取得新的重要战果,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发力,一批欺压百姓、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及背后“保护伞”被依法严惩。 走出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从洋溢着现代律动的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到充满农垦文化风情的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从河湟谷地的海东市平安区“袁家村”,到黄河臂弯中的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一座座高原特色小镇以崭新的面貌迈出我省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坚实步伐。 “逐步形成‘一群两区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强大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面向现代化,年,我省吹响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集结号。 超常规推进“引黄济宁”年,我省投入多人进入“大会战”,超常规推进“引黄济宁”工程前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下,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引黄济宁”是支持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标志工程。该工程规划从黄河干流上游龙羊峡水库引水,经隧洞穿越拉脊山自流输入到湟水南岸,向湟水干流及南岸、城乡生活、工业园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供水,以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民营企业强峰会在青海召开走进青海、认识青海,以加大对青海的投资,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年8月22日至24日,中国民营企业强峰会在青海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致辞中说,在青海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强峰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助推青海等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表示,青海珍惜传递发展信心的群英盛会,珍惜高朋满座的相识缘分,珍惜智慧碰撞的学习良机,珍惜与会企业家发出的“青海倡议”,也珍惜携手前行的美好愿景。 就业,青海干得漂亮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年,我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启动技能提升行动,落实降费援企举措,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我省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性培训10.25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9.2%,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3%的较低水平,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就业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 交通大项目增强百姓幸福感敦格铁路、扎碾公路全线通车,扎倒公路建成通车,川海大桥建成通车……过去一年,我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建设者们以“百项万亿”工程和“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为抓手,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扎碾公路被网友誉为青海“最美公路”,扎倒公路是我省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川海大桥建成通车,从海石湾到民和县城的车程将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为5分钟。青海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话剧《永怀之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以“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主要事迹为内容的原创话剧《永怀之歌》,去年在省内外连续上演。这部由青海师范大学学生自创自编自演的原创话剧,生动展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永怀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学研之旅、情感之旅和奋斗之旅,上演后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在青海这片精神高地,如郭永怀般的一批批先进模范人物,如同一座座高耸的灯塔,闪亮着精神光芒,传递着无穷的奋进力量。以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为原型创作的《永怀之歌》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好评如潮。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及原创优秀作品的不断传播,也让我省的红色旅游产业不断升温,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西路军纪念馆等省内红色文旅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城乡低保标准十一连增城市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80元达到元/月,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元达到元/年,全省共纳入城市低保对象6.4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8.4万人……我省连续十一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年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十一连增”。省委省政府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