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021/5779693.html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些一定会被喷是胡说八道的事情。 因为在有些人眼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于是,就等于“根本不应存在”,就等于“所以不存在”。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非洲中部加蓬共和国的奥克洛,有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有专家说这是一个核电站,只不过这个核电站是由一系列的、不同的岩石反应堆构成的。 这些反应堆共有15处,从大约20亿年以前开始反应,断断续续反应了几十万年,在此期间平均输出功率为千瓦输出为万伏特。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个核反应堆十分神秘、非常罕见,但他们坚持认为,这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次巧合。不过,也有少数派坚持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 就连官方的科学家中,也承认,要形成这样的“自然核反应堆”,得满足若干条件。 首先,在大约20亿年前,在今天的加蓬地区,恰好从以前的原始海洋里积聚了一些高度浓缩的铀元素。 恰好这些含铀元素的矿石,铀成分在10%-20%之间,疏松度较高。 恰好这里面可裂变的同位素铀的含量大约在3%。 恰好又有水来做了减速剂,减缓了连锁反应,不会造成“砰”的一声巨响。 恰好水里又有含量精确、均衡的浓缩元素,如钒、铬或硼,以便更好的胜任这一工作。 恰好这一切发生在地下米-米之间,因为这样的深度下,恰好能产生-巴之间的压力,恰好符合压水反应堆所需的条件。 此外,恰好这些水还保持在37度左右,因为这是连锁反应的最低温度。 恰好这些水都是流动的,这样就能抵制通过核裂变而不断产生的新的中子。 最后,恰好这一过程持续不断且很稳定,连锁反应便一直进行了下去…… 不得不说,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 被中国官宣的外星人遗址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的白公山,有一处明确被命名为“外星人遗址”的地方。 白公山不高也不大,只有大约70米高,外形看上去类似于金字塔。 直到今天人们都不能完全确定,它到底是什么。只知道,它不是一座“单纯的山”。 有人说它是外星人的发射台,听上去有些胡扯,但很多去想打脸外星说的人,却被白公山打了脸。 因此,它一直到现在,都明目张胆地挂着“外星人遗址”的牌子。 在白公山的山脚下,有三个岩洞,这三个岩洞,又各有一个三角形的洞口。左右两边的洞口较小,且已坍塌,中间一个最大的洞穴还可以进去。 那个洞离地面约2米,深度和高度大概都是6米,洞内上下都是纯一色的沙岩,这些沙岩里只有沙子,没有其它任何杂质。 本来一切都算正常,但偏偏有一根“铁管”出现了。 这根直径为40厘米的大“铁管”,从山顶斜插到洞内。 另外,还有一根相同口径的“铁管”,从底壁通入地下,只露出了管口,可以量出它的直径,却无法知道它的长短。 另外,还有36根直径在10-40厘米之间的“铁管”穿入山体,且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就像我们把吸管插入了安慕希一样。 这是一种古老的、我们还不能理解的技术。 洞口对面80米处,就是托素湖。在离洞口40多米的湖滩上,还有许多“铁管”,散见于满滩裸露的沙岩上。它们呈东西向延伸,直径从2厘米到4.5厘米不等,最细的不过一根牙签的粗细。 最后,托素湖的湖底还有一很多长度不一的管子及其碎片。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可能是近代埋进去的。 但这些管子看上去已经生锈,其金属成分已经和周围岩石的矿物成分混在了一起。 而且,在对这些“铁管”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这些主管含有两种成分。 一种氧化铁,约占30%,一种是二氧化硅,也就是玻璃的主要成分。 然后还有8%的成分,我们辨认不出来……也就是说,没见过…… 那这些管子到底有什么用呢? 德国考古学家哈特维希·豪斯多夫是“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在此前从未向西方人开放的考古禁止区域”,进行考古研究的专家。 他在白公山附近的许多咸水湖,以及托素湖里,都发现了液态的锂金属。 锂是碱金属元素,应用范围我们都很熟悉,像是锂电池。 氢化锂和高氯酸锂则被运用于火箭推进燃料中。 所以,白公山才会被认为是“外星人的发射台”。 而对于这些管子的制成年代,科学界也有很大的分歧。 有人估计这些遗物最多有年,有人认为这些遗物有30万年,还有人考察后认为大多已进入岩石的管子至今有万年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自然形成的。 不得不说,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 不过,中国选择了不走寻常路。别国讳莫如深话题,我们直接官宣了。 年6月16日,青海省省政府代表秦建文先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这个地方是外星人的发射基地,这已经被认可了。” 中国的这一举动,感动哭了一批科学家。 因为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敢如此诚实,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讨论特殊的问题解决方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花大把精力,拒绝离奇的解释。 还是文章开头那句话,不要“因为它根本不应存在,所以不会存在”。 正如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说:人类从来就不应该为承认错误而感至羞耻。人类应该以此来证明自己发展了,自己比以前更聪明了。 本文首发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