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5月6日电(王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王磊)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地球上相距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年,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10年过去了,团队又刷新了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纪录。千公里量子态传输中国科大供图远距离量子态传输通常可以利用量子隐形传态来实现,是构建量子通信网络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多种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必要元素。通过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辅助,量子态可通过测量然后再重构的方式完成远距离的传输,传输距离在理论上可以是无穷远。但在实现中,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和品质会受到信道损耗、消相干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星载纠缠源向遥远的两地先进行纠缠分发,再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重构,是实现远距离量子态传输的最可能路径之一。由于大气湍流影响,光子在大气信道中传播后,实现基于量子干涉的量子态测量非常困难。为克服难题,实验团队利用光学一体化粘接技术实现了具有超高稳定性的光干涉仪。又结合基于双光子路径-偏振混合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在云南丽江站和德令哈地面站之间完成了远程量子态的传输验证。并且在实验中对六种典型的量子态进行了验证,传送保真度均超越了经典极限。审稿人认为,“这个实验克服了重大的技术挑战,对未来量子通信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