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核工业 编者按: 时光会记得些许眼泪, 但最终会留存的总是微笑。 年过去, 脚步匆忙, 那些温暖小事, 如被生活五味漫不经心磨出的珠子, 无声地滑进时间的缝隙。 现在, 我们将其搜觅出来, 再度给你看它的光亮。 因为前行, 需要温暖和力量。 Vol.1 少数民族老乡心中靠谱的“阿达西”们 年5月的一天中午,中核汇能二连风电场刮起8级大风,蒙族牧民郝毕斯大叔骑着摩托焦急地来求助:“我有一只小羊羔不见了……”场站员工最终用望远镜在另一家人的草场里发现了丢失的小羊。二连风电场已建场10年,周边的牧民们习惯了有困难来场站求助,修栅栏门、清理道路积雪、清理羊圈、借发电机……场站有求必应。 8月的一天,距二连风电场多公里外的中核华兴新疆北塔山项目部门口也来了一群求助的当地维族村民。受疫情影响,村里的羊、哈密瓜等农产品滞销,把他们急坏了。项目部尽己所能订购羊肉斤、哈密瓜斤、甜瓜斤。村民们笑得乐开了花:“给咱们解决了用电问题,还买咱们的家乡货,等阿达西(朋友)们吃完了,我再给阿达西们送,不要钱!”所购物资部分投用到供一千多名员工就餐的食堂,另一部分则捐赠给了当地几个疫情防控点。——详见年《中国核工业报》2期2版、“中核汇能西北分公司”5月21日推送 Vol.2 柴达木无人区的救援 年7月30日,德令哈南25公里戈壁滩,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柴达木项目组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一辆外地自驾游客车辆被困沙漠中无法动弹。茫茫戈壁,经过数小时烈日暴晒后,夜晚即将来临,沙漠中开始降温、刮风,自救无果的游客身心状况堪忧,车上的燃油也快用完,情况危急。项目组成员迅速分工施救,开挖沙坑、垫脱困板、安装拖车绳。沙漠地形给救援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经多次调整救援方案,被困车辆终于被拖出陷坑。事后,被救游客感激不已。 ——详见年《中国核工业报》32期4版 Vol.3 职工食堂深夜投喂,暖到夜班员工 在核动力院,因为工作原因,很多职工会错过晚餐时间,而对于有些需要倒班的员工来说,晚饭就相当于正餐。但职工食堂一般七点左右就关门了。了解职工诉求后,年6月起,每天晚上8点,别人家的食堂都已经关门之后,核动力院二食堂就开始了夜场供餐,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半。深夜食堂让核动力院的夜晚变得更抚“胃”人心……——详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