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一男一女在网络相识相约自杀! 近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安局网安部门,接到网民举报称:一男一女在网络相识,并多次交流相约赴格尔木市自杀 接到网民举报后,海西州公安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落实核查。随后,在州市两级网安部门和省厅网安总队的通力配合下,经过4小时的缜密排查搜索,全面掌握了两名当事人相约自杀的重要线索,在格尔木市内某宾馆找到两名涉事网民。民警耐心开导安抚当事人,并积极与当事人家属取得联系。目前事件已得到妥善处置,后续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2、中国考古6大新发现,青海上榜!“青海都兰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年中国考古6大新发现 3月26号,记者从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了解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抢救性发掘的“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入选年中国考古6大新发现。 论坛现场 获奖匾牌 血渭一号墓考古发现的墓园祭祀建筑、殉牲坑、五神殿的墓室结构、壁画、彩棺,还有出土的大量精美遗物等,为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地上墓园建筑、棺床,以及主墓室东西两壁用涂红彩的斗栱构件装饰,这些元素带有明显中原文化特征;另外墓葬出土的木结构的建筑模型,与道教相关的五色石、大量中原的丝织物,充分证明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及影响力,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出土银质印章 血渭一号墓全貌 印章的出土,为墓主人身份的认定提供重要信息,是此次考古发掘的重大收获。根据印章释读可知,墓主人外甥阿柴王,这是吐蕃时期吐谷浑与吐蕃的政治联姻而形成的甥舅关系。根据墓葬的树木年轮,该墓葬是吐蕃赤德祖赞(-)在位时期,与敦煌文献记载相吻合。是吐蕃时期吐谷浑与吐蕃政治联姻的重要物证。 出土丝织物 出土文物 截至目前,共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余件。部分文物,带有浓郁的西亚萨珊波斯和中亚粟特等民族风格,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血渭一号墓是目前热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是热水墓群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也是首次掌握了吐谷浑陵墓形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古代陵墓制度考古的重大发现。 出土文物 (电话采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建华:“咱们血渭一号墓成功入选,这是一件庆祝的事情,重要的一点是墓葬的形制结构比较清楚,时代比较清楚,更重要的是外甥阿柴王的银质印章,对墓葬族属的判定是一锤定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考古界重大的考古发现,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我也比较激动,比较高兴。” (电话采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现场)青海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武国龙:“我们下一步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有更多的专家学者
|